关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黄炫铭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黄炫铭
[导读] 摘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建设中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做好相关建设工作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但实际由于环境保护与治理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治理难度大,因此相关工作在开展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多,那么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究竟该如何治理,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本文尝试以农村水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探究该类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430068
        摘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建设中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做好相关建设工作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但实际由于环境保护与治理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治理难度大,因此相关工作在开展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多,那么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究竟该如何治理,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本文尝试以农村水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探究该类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长期以来,城市水环境都被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为了有效的保护城市水资源,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多项不同的措施予以保护。然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由于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可谓是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对农村地区水资源进行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探索保护的方法与策略。
        一、研究农村水环境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农业发展进入高峰期,但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城市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农村经济建设也给农村带来了- - 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生活废物、工业排放废品以及养殖业生产的废品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研究农村水环境的发展现状,以及污染原因,为政府制定农村水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建议,提高保护治理农村水环境工作质量,促进农村水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们国家的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十分不乐观。因为基本没有处理污水的设备,农业污水、工业污水以及生活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水中,造成了很大污染后果。据2018年我国的环境统计显示,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每天达到了3500 万吨,给河流、水塘、饮用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导致居民饮水困难,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在农业的问题上对水资源也有很大的影响,农药、化肥使用量很大,使人们的饮用水、河流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八类:(1)人口数量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由粪坑发酵后还田改为冲厕,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河道;(2) 集约化大型畜禽养殖污水污染;(3) 农村种植方式的改变,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流失;(4)水产养殖污染;(5)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工业及其废水的污染;(6)在发展中不合理的围湖填河造地用于扩大建筑用地和农业用地,水利建设中的河道裁弯取直,河道的渠道化硬质化;(7)长期河湖淤泥的淤积;(8)水体受污染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自净能力的下降。



        三、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1、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农村地区的水环境之所以被污染,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广大农户在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集中处理,而是随意的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倒入河流或者是水塘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垃圾带走。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极不利于解决垃圾问题,同时还将会对水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做好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工作,如可以以村落或者是小组为单位,安排专人收集生活垃圾,在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之后,再降这些垃圾深埋或者是焚烧处理。而针对生活污水,则需要按照好地下排水管道,专门用于污水引流,在将其引流到了污水处理厂之后,进行集中化处理。,这样必将能够从源头上有效的杜绝水污染问题。
        2、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究竟有何促进作用,在谈到该问题时,许多农民群众实际上是茫然无措的,如有的农民虽然指导要保护生态环境,但是究竟应当从哪些方面保护环境,他们实际上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政府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派遣专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中,给农民群众讲解有关于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掌握更好的水环境保护方法,促使他们自觉的参与到水环境保护工作中,为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实现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效果。如在落实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的过程中,对于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的村落和小组,可以积极的给予其奖励,而对于参与不积极,或者是对水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小组,则可以对其收费,通过这种硬性措施,实现生态补偿,约束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达到保护与治理水环境的目的。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明确环保要求,新建高标准农田要达到相关环保要求: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结合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有机农业。
        总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水环境问题的解决,绝非凭借一人之力能够实现的,其还需要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从多个角度着手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有效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6(10)
        [2]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J].李家强.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6(06)
        [3]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J].王俊涛.中国标准化. 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