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6期   作者:肖子君
[导读] 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
        【摘  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选用某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甲状腺外科收治的7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并发症护理内容与资料判断护理效果;结果:700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在4~9d;结论:有效的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够在并发症出现后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使患者的生命权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并发症;护理工作

    经历我国重工业经济发展影响,目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导致甲状腺病症患者数量激增,甲状腺切除术作为临床治疗病症的主要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潜在隐患,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但是受患者身体素质、手术环境、护理流程等因素影响,甲状腺切除术后也经常会出现并发症,若是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便极易使患者生命健康权益受侵害。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试验选用某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甲状腺外科收治的7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60例)与女性(440例)年龄区间在14~62岁之间,平均年龄(31.2±2.7)岁。其中患者病症可分为甲状腺腺瘤(3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5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75例)、甲状腺癌(15例)。其中,甲状腺腺瘤运用部分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亢进采用次全切除术、恶性肿瘤甲状腺采用癌根切除术。通过资料可知,所有手术均成功,在术后养护过程中,出现了19例并发症,其中可分为术后出血(6例)、低钙血症(10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0例)、甲状腺危象(0例)等类型。经过数据差异对比可知,患者性别、年龄、病症、并发症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1)术后出血:常出现唉甲状腺切除术后48h内,若是处理不到位,极易造成呼吸困难与窒息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对此,护理人员首先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尽量在24h内降低颈部运动与剧烈咳嗽,做好咳嗽方法的引导与伤口的保护,并做好3d雾化的准备;其次,在切除手术过程中,陪同护士需监督缝扎状态,确保先按照先结扎再缝扎的流程彻底止血,并将引流管固定在创口最低处,观察管内液体的颜色与量值;再次,待术后血压平稳后,让患者采用半卧与半侧卧姿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备好气切包与氧气等抢救设施;最后,观察颈部是否增大、是否存有呼吸费力、口唇发绀或明显出血症状,如存在需立即通知医生抢救,清除血肿等问题。另外,还需做好患者咳嗽与呕吐症状的管理,控制患者术后48小时内的说话频率,并鼓励患者咳痰,以便保障呼吸道畅通状态。
        (2)低钙血症:低钙抽搐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种病症会在短时间内阻碍甲状腺血供应,使甲状旁腺休克,若是不进行及时的管理,极易造成永久性低钙血症,使患者终生服用钙剂。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着重控制患者术后饮食,严格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以避免增加甲状旁腺的激素协调压力,使低钙血症的风险加重,使患者身体钙含量降低;其次,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身体的监督工作,根据其情况提供适宜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手段,为患者提供钙元素补充渠道,并适当提供维生素D3,以便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效率性,使患者体内的钙含量控制在合理范畴。
        (3)喉返神经损伤: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极易损伤喉返神经如术中发现喉返神经被切断或有损伤,可立即行自体静脉桥接修复,效果确切。


        预防和护理: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立即诱导患者大声说句话,但尽量简短,以了解有无喉返神经损伤,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和胸闷等情况,以了解喉返神经损伤程度一侧喉返神经损伤病人可声嘶,予以安慰解释,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嘱少说话并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理疗、针灸等治疗,一般个月后发音可好转,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病人可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傲气管切开,以后可进行手术修补;喉上神经损伤:若出现喉上神经外支损伤问题,病人说话声调将降低。若为内支损伤将出现饮水呛咳等问题。护理人员需协助病人做起身进食。
        (4)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以内临床观察发现,危象发生和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急有关预防观察及护理:①术前稳定患者的情绪,充分了解其心理状况,正确开导是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关键;②术前常规给患者口服周卢戈氏液,对心率快者,给予心得安,精神紧张者给予地西洋口服对症处理,使患者心率低于90次/min,基础代谢率<+20%,腺体变小变硬;③术后48h内,应防止商热,以物理降温为主;④危象发生时,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体温>40℃,脉搏>120次/min,烦躁、大汗,甚至昏迷发现时应立即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冰盐水200ml保留灌肠,吸氧,补克葡萄糖,10%腆化铀5~1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地西洋等。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通过X2检验,数据差异控制在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根据调查资料可知,落实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工作后,700例患者均已痊愈出院,住院时间普遍为4~9d,平均住院时间为(5.9±0.3)d。
        三、讨论
        近年来,较多临床文献报道显示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护理难度较大,且护理措施对于术后并发症率影响较大,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此,本院在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护理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措施,由于甲状腺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众多,因而本院总结了一套预防性综合化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预防性综合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预防性综合化护理模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示该护理模式控制了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了并发症防控效果。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复杂,需要护理人员术前预防性干预,术后细致护理和观察,才能真正规避并发症风险。预防性综合化护理模式强化了围术期的有效控制和干预,使各项并发症预防措施形成一个体系,更有利于临床落实和实施。
        综上所述,甲状腺切除术后虽然存在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概率高等问题,但只要做好患者身体质量水准调查,加强手术流程的管控,就能够极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免受并发症伤害。而若是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则需要针对并发症类型给予适宜的解决方案,协调患者体内激素环境,并在短期内加强患者身体状况的监督,便能够规避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进一步损害,使患者的生命权益得到保障,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速率。
       
        参考文献
        [1]黄维荣.分析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0).
        [2]闫艳芳,李艳玉.品管圈在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033(003):303-304.
        [3]韩晓霞.对接受甲状腺癌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2).
        [4]程晓青,狄宁.针对性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