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郊供电局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变电系统是电能运输的基础,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对我国电网的正常供电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保证变电系统在进行正常的电能变换分配的同时,应当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工作,保证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电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引言
目前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其发展方向上,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其基本运行中还是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水平较低、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更新变电设备,促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应用、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监督监管体系、明确好岗位职责内容,将责任划分工作落在实处、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升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维护技术等多种方式,促进目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设备维护工作,从而加强管理力度以及执行力度。
一、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分析
1.1工作实施意义
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切实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强变电运行各方面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做好各项电力运行设备的全方位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运转中的不正常状态,并开展及时维修工作,使其始终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整体水平,提升电力企业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排查和解决各项安全隐患,应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复杂环境,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2工作中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2.1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问题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变电运行工作者重点考量的事项之一。一旦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环节有潜在安全风险,又没有及时加以规避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将不可避免。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全员上下树立起安全管理的强烈意识,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在日常工作环节中没有遵守安全制度。同时一些工作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如变电运行操作票的项目繁琐,且办票工作环节存在着管理漏洞。
1.2.2缺乏完备的设备检修模式
变电设备是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很多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对于各项变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不够到位,没有充分掌握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没有做好老旧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新工作,检修工作频率不够高,检修模式不够科学等,不能够适应当前电力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浪费。
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方案
2.1注重岗位职责分配与细节把控
岗位职责分配应注重责任到人制度,以变电站为例,站长应该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对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全权负责,不仅在组织政治、业务学习方面符合设备和生产管理的要求,组织所有人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质量考核工作。例如对设备的定期巡检、对生产状况的掌握、对设备缺陷的分析等都应该成为细节管理的核心。而副站长主要协助站长工作,在站长不在时履行职责,完成工作调配。技术人员则负责具体的制度落实情况与技术问题的处理,对设备技术资料、系统运行信息等进行收集整合,完成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值长则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仅包含工作审查与定期巡视,还应该有效掌握人员对于规章制度的掌握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尤其是当设备出现事故、故障、异常状态运行时,应重点监视运行状况,并结合培训计划,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2.2落到实处的风险控制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风险事件的出现,尤其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一些风险事件的产生。对于企业来说,应该重视风险识别与评估判断工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与岗位标准,以标准化的流程制度建设来确保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做到持续性改进,发挥电力系统的中枢作用。
例如,风险评估首要工作在于进行明确的风险识别与目标设定,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该包括经营目标与管理目标两个部分。电力系统的工作重点在于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火灾、电网事故、设备事故、人员伤亡等。从电力系统本身运行角度来看,线路停电危险点、送电危险点等都应该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风险防范点。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多半因为相关人员未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准则进行设备管理操作,忽视了安全运行工作的重要性,轻则出现设备损坏与人员受伤,重则导致人员伤亡,影响正常的电力系统运转。因此,变电站应该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管控手段,制定适合电力系统的风险决策判断标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风险处理权限。
2.3强化监督
监督是企业管理层对各项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一种持续性评估过程,内部监督也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电力系统,也应该强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即设备的维护、变更活动,职能部门进行自我检查,而外部监督则是对安全管理活动与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并明确业务流程,更加针对性地构建监督体系,从体系中了解目前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明确不同单位与责任人之间的责任。
三、结束语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积极建立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并合理制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而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设备进行全方位维护。
参考文献:
[1]龚伟.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152-153.
[2]李佳.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硅谷,2015(1):164.
[3]黄沼.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87-188.
[4]卜海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125-126.
[5]肖健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3(15):104.
[6]郭永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探讨[J].价值工程,2013(2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