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口腔护理对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作者:伍倩莹
[导读] 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探讨其对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摘要】目的: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探讨其对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是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其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接受强化口腔护理方法,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炎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较低,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强化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危重症疾病救治过程中,机械通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能够有效维持气道顺畅,改善通气和氧和,特别是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机械通气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现象,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也会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较为常见的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1-2]。该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额外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故而针对该并发症,需要加强警惕并采取合适的干预方法。本次研究就强化口腔护理对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是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范围(42-78)岁,平均年龄为(62.14±3.89)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为(62.74±3.27)岁。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③患者病情资料详尽;④患者及患者家属亲属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③有口腔疾病或特异性口腔感染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①由2名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将床头抬高至45°,并将患者头部轻微偏向一侧,观察口鼻内是否有无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②应用双氧水、碳酸氢钠与复方硼砂溶液,一位护理人员采用注射器对患者的牙齿、颊部、咽部等部位进行冲洗,仔细清除部位上的分泌物,同时冲洗规程中仔细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表现,另一位护理人员负责抽取冲洗液,反复进行抽吸操作,直到口腔吸出液变得干净、清洁;③冲洗结束后,采用医用棉签或棉球蘸取相同试剂仔细擦拭患者口腔易感染部位,注重手法力度,切勿暴力,擦拭完毕后再次将残留液体进行抽吸,口腔护理结束后,继续进行机械通气[3-4]。
1.3观察指标
(1)观察所有患者经过不同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后口腔卫生情况,分为3个等级,其中A级表示患者经过护理后口腔黏膜湿润完整,无异味;B级表示口腔黏膜干燥完整,有轻微异常气味;C级表示患者的口轻黏膜有溃疡现象,口腔气味难闻。口腔卫生护理效果=(A级+B级)/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n(%),]

2.2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为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为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0%,经系统检验,x2=6.588,p=0.010.数据表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炎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较低,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现阶段,受环境因素、创伤以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导致患有重症肺炎、肺癌以及脑出血等重大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且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该类疾病对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大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对患者的口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降低呼吸道自我防御能力,病菌会直接侵袭患者下呼吸道,从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
         病菌侵袭的主要途径是口腔部位,大部分重症患者长期卧病在床,口腔分泌物易进入呼吸道进而加重病情,故而行口腔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多是用棉球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擦拭,但对口腔内部未进行全面清洁,病菌并未清除到底,口腔护理效果有效,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是较高。反观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采用双氧水、碳酸氢钠与复方硼砂溶液对患者的牙齿、咽部、舌苔以舌背等部位进行反复冲洗,本次试剂的选择,能够有效减少口腔滞留的菌数数量,保证口腔内部部位清除彻底,利于减少细菌繁殖,及时抽吸液体,避免患者误吸,且再次用蘸取试剂的棉球擦拭牙齿,二次清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清洁效果,能够有效保证口腔卫生健康[6]。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效果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充分表明该口腔护理方法能够保证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出现,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冯瑜, 冼秋霞, 吕玉莲, 等. 普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1):98-100.
[2]樊华, 宋瑰琦, 陈霞, 等. 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8, 39(5):606-609.
[3]万良海, 管学妹, 李莉.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估[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4):150.
[4]龚丽燕, 韦晓君, 贾旭升,等. 持续质量管理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0):1284-1287.
[5]陈冰星. 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8):65-66.
[6]杨红. 综合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5):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