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和肝损伤患儿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作者:骆芳
[导读] 观察生化检验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与肝损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生化检验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与肝损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观察组(n=150)均为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对照组(n=150)为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观察肝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结果:在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与肝功能损伤诊断过程中,联用生化检验指标,除可以反映肝功能状况、心肌功能状况,同时根据C反映蛋白和血沉等判断疾病患病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数据,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肝损伤;心肌损伤;小儿支原体肺炎;生化检验
         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患病率高等特点,其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1],支原体肺炎在肺炎患儿中占比高达40%,若临床救治不及时,很容易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肝损伤、心肌损伤等,有些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所以,及早诊断特别重要,其可为临床诊治奠定基础,避免患儿死亡[3]。现阶段,生化检验是常用诊断方法之一,其具有明显诊断效果[4]。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支原体并发心肌损害与肝损伤患儿采取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观察组(n=150)均为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对照组(n=150)为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80例和70例;年龄取值在1岁至13岁,均值(6.25±1.36)岁;患病时长在3天至30天,平均患病时长(9.95±4.12)天;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83例和67例;年龄取值在1岁至12岁,均值(6.31±1.29)岁;患病时长在2天至30天,平均患病时长(10.03±4.21)天;在临床资料上,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由受检人员家属自愿签署了知情研究同意书;②神志清楚;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②存在精神异常和心理障碍;③凝血功能障碍严重;④因患儿因素不愿参与本研究者;⑤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本研究所选300例受检人员均根据医院要求与标准流程开展生化检验,具体指标有心肌功能、血沉、肝功能和血清C反应蛋白等。检查清晨,两组受检人员均禁食,并于家属的陪同下,在8点至9点采集该阶段血液标本。由专业检验科护理人员采集受检儿童静脉血,并实施离心操作,血液标本经处理后分为四份,根据分析前控制标准采集整个标本,并对标本质量严格控制,然后在无菌环境中放置待检测的标本并进行检测。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均于2小时内开展生化检验。平均划分受检儿童4份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沉方法如下:利用魏氏自然沉降法检测待检测标本。待检测标本与柠檬酸钠按照1:4的比例均匀混合标本,然后向魏氏血沉管中放置混合的待检测液体,将血沉管刻度值调整为0,置于常规室温中储存,通常情况下摄食为22℃,加强对血沉管放置方位的重视,通常保证管体呈垂直状态,然后实施遮光处理,静置过程中,禁止转移、震动和摇晃血沉管,防止血液向外溢出,对最终检测质量造成影响。血沉管静置大于1小时后对相关数据读取,血沉检测结果为血清凹液面底部到沉降红细胞柱顶部距离。血沉检验除外,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仪。而血清标本其他生化检验指标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此对心肌功能和肝功能判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C反应蛋白、血沉检验结果,并记录肝功能指标和心肌功能指标检验结果。肝功能指标和心肌功能指标有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的分析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s)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n(%)]代表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C反应蛋白与血沉检验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沉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详情如下表1。
表1 对比C反应蛋白与血沉检验结果(±s)

         2.2 肝功能指标与心肌功能指标检验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体内容如下表2。
表2 对比肝功能指标和心肌功能指标检验结果(±s)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且多发疾病之一,应及早接受治疗,如果未及时接受资料,除加重病情外,则会对其他脏器功能造成损伤[5]。支原体肺炎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其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生化检验,根据患儿血清各项指标对其肝功能和心肌功能状况准确判断,以此有效鉴别诊断疾病、评估病情[6]。
    总而言之,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过程中,采取生化检验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肝功能和心肌功能反映出来,同时能够为心肌损伤、肝损伤判断提供数据参考,值得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 鞠健胜. 快速血清学检验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2):181-182.
[2] 谭红梅, 谭春梅, 冯晓丽, 等. 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26):5079-5082.
[3] 张翊, 张茜, 孙文玥.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浅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7(12):1872-1876.
[4] 周华, 袁园春, 汪彩虹. hs-CRP与免疫功能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意义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5):4989-4990.
[5] 黎媛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4):87-88.
[6] 薛贻敏, 陈明光, 陈德伟, 等. 成人支原体肺炎并发重症心肌炎、斯-琼综合征一例[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19):1519-15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