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 何宏福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何宏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也提出的较高要求,虽然我国现阶段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具有显著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之中仍然存在系统性的缺陷,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南宁汇禹水利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也提出的较高要求,虽然我国现阶段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具有显著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之中仍然存在系统性的缺陷,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技术
        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与技术的重要性
        1.1 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其顺利运行,所以,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管理通过对复杂的工作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重新设置,从而使人、机、物、料等都得到更好的配置,从而使工程造价减少,加快施工的进程,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施工管理需要经过复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期的施工准备、中期的施工实施以及后期的施工维护,都需要进行施工管理来保证其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通过施工人员精确的指挥、筹划、控制和监督,来完成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环境、人为失误等造成的意外情况,所以需要科学的施工管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2 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过程的重要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过程主要靠施工技术来实现,所以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科学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并且能够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延长。不同的施工环节要配合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技术的科学和准确,才能够保证施工环节的质量。对相应施工技术的熟练运用是对每个施工工人的基本要求,要求每个人能够熟练操作相应的机器和器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只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标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施工管理的过程,从而保证施工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施工技术优化
        (1)坝体防渗与填筑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防渗,是实现工程建设使用耐久性目标的关键。施工技术优化人员可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优化选择技术类型。目前可供选择的防渗施工技术有: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冲抓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以及劈裂灌浆防渗技术等。经对上述施工技术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是作用效果最佳的技术类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应优先选用,以强化施工技术质量。
        (2)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其作为实现支挡结构加固与岩土体作用稳定性目标的重要技术。工程建设者应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对预应力锚固深度、方向以及大小进行调整,以使锚固与预压应力具备适应性,进而达到结构作用稳定性的预期施工技术控制目标。
        (3)导流、围堰施工技术,作为实践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能够使水流势能发电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相关建设者应将导流与围堰施工技术充分重视起来,即通过将导流水力与泄水能力计算等工作来保证围堰高度与其他尺寸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河道建设条件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为例,施工技术人员应将核算上下游水位差来确定围堰高度。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量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提高施工区域选取的效果。
        2.2 管理工作优化
        由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具有工作强度大且内容繁杂特点,因此,施工技术管理控制人员应将应对多样性的突发情况作为重点。具体过程,需要遵循规范化原则,来保证建筑施工技术运用质量。


        2.3 材料管理
        以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对混凝土与钢筋材料的使用需求大。管理工作开展,应选择能力强且有资质的材料供应厂家,并对进场材料合格证书与性能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材料使用不对后续施工技术应用可靠性造成影响。
        2.4 人员管理
        此项工作,需将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即通过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并经定期考核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为后续的权责统一制度落实提供人力资源条件。此外,还要加大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以使实际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提高工作开展积极性。
        2.5 制度管理
        当前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市场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故而,与之对应的管理制度,也要通过创新调整来为实际施工技术的运用提供科学指导与高效质量管理控制环境。如,通过融合管理制度的创新理念与施工技术,来提高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与科学性。在此制度调控背景下,施工技术的运用就能以适用性状态服务于所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环境,进而推动设计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6 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及时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分级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建立详细的技术分级管理方案,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检测以及施工技术管理层层分解,保证每一项施工技术管理具备合理性;②采用信息反馈机制。当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很有可能不适用施工管理方案,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对管理方案落实信息加以收集,若发现实际施工之中出现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保证管理体系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果;③重视施工技术所涉及到的资料管理。施工技术需要施工方案,施工规划以及施工图纸作为重要的资料基础,所以必须组织专业的资料员加以严加管理,保证后期的责任落实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7 重视施工运行管理工作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现场施工运行管理,根据指定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将技术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结合实际的项目进度,可以做到施工中的“动态管理”,当遇见具体问题可以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快速解决问题,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进行。此外,相关监察人员应当对实际工程运用突击监察、现场监督以及定期质量检测等方法真正落实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实际的检查之中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且根据施工现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必要时采取责任落实的惩罚,保证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保持正确态度。
        2.8 关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应该对施工时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切实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施工管理的角度看,通过及时的技术培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水利水电工程的全局把握施工质量,将施工之中的各个部门紧密连接,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从施工技术的角度看,在承接水利水电项目一开始就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各种专业技术性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结束语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服务,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使其能够造福人民,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白相违.刍议信息技术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与提升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11):86+88.
        [2]丁丹.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的融合[J].科技资讯,2019,17(11):93-94.
        [3]张立真.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居业,2019(03):147+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