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 沈楠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沈楠
[导读] 摘要: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企业应该重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这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防城港中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防城港  538001
        摘要: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企业应该重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这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而在新时期的发展中,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呈现出精细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 BIM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通过BIM技术,可以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一个降低成本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化作用,也可以说BIM就是建筑信息的模式,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数据的整合,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并且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控制成本。当然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特点也是很清晰的,它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各项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帮助设计师协调解决工程施工前后出现的碰撞问题及设置问题,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对建筑物的前期模拟,使一些细节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比如说紧急疏散的模拟等等,都是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设置,最后BIM技术还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优化性,它能够有效的优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的施工设计问题及运营方面的问题。
        2 工程造价精细管理的的概述
        2.1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筑行业中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将工程施工中的每个步骤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以增强相关管理,当然,在项目的建设中,可以把每一个步骤都利用资源以及人力等等,通过这种资源配置进行全面的统筹优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2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建筑项目有关单位及工程承包商对各个施工设计的管理,并且针对不同的阶段对造价管理的内容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精细化的管理在与工程控制造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使前期制定的不合理方案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针对决策的估算投资,还要保证项目的总价不能超过预算的总限额。且估算投资的作用是对建筑的设计概念有直接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在对施工图的预算能够做到全部依照最初的要求进行设计优化,按照实际的施工进程结合设计方案,对预付款的有效管理,保证做到对实际产生的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
        3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3.1 工程造价中预算准确度有待提高
        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存在预算结果偏差、数据准确性不满足相关要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尤其在工程前期预算编制过程中,极易引发预算结果偏差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不够完善,且建筑工程数据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了影响预算编制。
        3.2 工程造价信息处理效率较低
        在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专项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但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企业造价信息处理工作相对比较滞后,阻碍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范围有待扩展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建设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且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范围相对较小,无法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除此之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量验收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未能建立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这也会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4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措施
        所谓的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能够为建筑行业中工程设计,施工控制,管理等过程的信息传递提供技术支持,同时,BIM模型功能强大,包括信息表达,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共享,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来说很有必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让信息表达更加直观和高效
        BIM信息模型具有参数化及可视化的优点,通过构建BIM模型,能够根据类似项目进行创新,改造,得出全新项目类型,以便于能够实现高精准度的可视化设计,且能够虚拟施工环境。BIM能够具备3D效果,建筑单位能够更加直观的明白设计方的内容和意愿,利用模型获得设计产品一些可以计算的属性。而直观特性,能够利用BIM模型,对使用者及审图人专业要求会降低,建筑单位能够在施工前,对建筑成品虚拟状态进行详细了解。另外,建筑单位也可以通过BIM模型,将所期待的项目目标向设计单位表达,能够有效减少两者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后期设计变更问题,减少建筑单位承担的风险。BIM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视化效果,能够为企业计价核算提供极大便利,在造价审核中,利用BIM模型的3D效果,以便于及时找到不合理的构件,将其剔除并重新构件,减少错误发生,实现了对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规避。同时,BIM模型参数化特点,能够让模型联动性更强,不仅能够保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自动更新相关数据,同时也保持与原始数据之间的联系,减少由于项目变更、信息更新不仅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避免工程造价损失。在施工设计方案变更时,利用BIM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还能够减少图纸成本,提升设计高效性,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4.2 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传统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专业,结构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信息汇总整合,只有经过复杂的协调过程,才能获得有用的建筑信息。而利用BIM信息技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能够运用同一个平台,利用这一平台构建BIM模型,利用标准化信息,对建筑工程的情况加以描述,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同一平台BIM模型对各个参与方工作加以协调,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出更加科学的交互配合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发生。建立BIM平台,设计单位能够对项目加以远程监控,保证设计合理,减少设计方案不合理之处,避免由于设计变更增加成本和风险。
        4.3 让信息传递更加完整、真实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往往较长,在各个阶段工作主体不尽相同,包括设计主体,施工主体,管理主体,监理主体等等,不同主体使用的软件不同会导致数据信息沟通不畅,在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中还容易导致信息流失。而采用BIM模型后,项目信息能够整合到同一个模型当中,有利于多方信息的整合,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将建筑单位设计意图和施工单位施工情况传递给各个单位,且这种信息传递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避免信息流失带来的损失,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在资金编制过程中,利用BIM技术整合施工中的成本信息,对资金动态进行真实反映,为项目后期运行维护中,建设单位评价提供依据,为项目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结束语
        通过BIM系统可以满足施工项目的各种多元化需求,工程项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模型随时收集施工各阶段的信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当建筑模型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BIM及时的修改。因此,BIM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计算,对传统造价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作出调整,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芳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
        [2]蒲红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王友群.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