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秦建杰
[导读] 摘要: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41050419781019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智能化发电和智能化用电调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该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智能技术的优势,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系统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当前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高,智能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对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为专家和学者提供新的视角,让智能技术更好地为电力系统服务。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作用
        目前,智能技术已经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自身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起到规范作用,与此同时,也将整套的控制系统运行更加规范。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中,目前的智能技术既能够提供准确的电力信息,同时能做到对电力系统的用电监测分析,这是电力工作人员控制用电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智能技术还能将电力系统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使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运行更加融合,既提高了效率又改善了电力系统的控制方式。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应用现状
        2.1智能技术应用不成熟
        虽然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现代电力系统中,但是由于我国智能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成熟。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当前我国智能技术人才欠缺,当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很难解决。另外,我国的智能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也缺乏创新,还处于智能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
        2.2智能技术的实践性较差
        智能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智能技术的实践性较差。因为当前我国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专家对智能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考察。因此,智能技术在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容易出现问题,两种技术的协调性比较差。除此之外,专家对理论的研究较多,虽然理论比较成熟,但是有些智能技术并不符合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这就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2.3智能技术应用规模较小
        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受到技术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外界经济条件的影响。智能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研发过程中发现,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本比较高,而且在电力行业中引入智能技术的成本也比较高。电力行业中很多单位都无法承担较高的成本,因此,当前我国智能技术只是在小范围内应用,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小,未来应该从技术需求上进行突破,不断地扩大智能技术的应用规模。


        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专家控制系统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专家控制系统得到广泛运用,专家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结论和专家经验进行全面的综合和吸收,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决策模式。专家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力,可以大大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专家控制系统其实是一种优化组合系统,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专家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来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且及时向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发出警告信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专家控制系统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位置、发生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从静态和动态的2个方面进行自动处理,从而加快电力系统设备的反应速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2模糊控制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动态测量精准度,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控制精确度,但是电力系统自身的因素和外界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测量,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的反馈是存在误差的,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开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的难度。模糊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测量精准度要求比较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只需要进行常规的数据控制和数据结合,综合分析数据的隶属度问题,便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稳定性。
        3.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研究比较早,但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较少,因此,在后期并没有对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用武之地”,所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才得以发展。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灵感来源于人的神经系统,神经控制系统主要是将现有的神经元进行连接,并通过算法,将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实现m空间到n空间的映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主要作用技术挖掘隐藏信息,因此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对隐藏的图像以及信息进行挖掘,并对挖掘出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整合、分析和学习,这就说明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具备独立的管理能力,因此,专家利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进行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抓取系统中的信息,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其中主要包括设备运行的消耗信息,管理人员通过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充分地了解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技术处于不断发展中,民生对电力系统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技术也越来越完善。但是,虽然现在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越来越广泛,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提高改善,如实时故障检测,这种检测对电力系统故障十分有意义,也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问题,只有更深入研究,才能让日后的电力使用更加顺畅、高效、稳定,让智能技术满足社会服务的更多需求。
        参考文献
        [1]董德坤,石新生.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2):30-30.
        [2]黄安林,鲍永生.浅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4):148-149.
        [3]陆华儿.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07-207.
        [4]蒋超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