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连晓菁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连晓菁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再加上施工内容较为繁琐,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身份证号:37108119840817XXXX
        摘要:建筑工程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再加上施工内容较为繁琐,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涌现出来,信息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将信息化合理的运用到施工管理中去,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加大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极其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就成为了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因为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化的发展转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需要顺应潮流趋势,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在施工的质量,进度,技术等方方面面,如果要实现信息化结合工程管理将会是极其艰难任务。但是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需要信息化的协助。
        1.1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
        企业的要规划并且实施好预算,资金,项目方面上的信息化管理另外要对企业的核心企业建立起主题数据库,数据,信息体模型,做好企业的战略部署。
        1.2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
        资源系统管理基本标准需要通过信息化来建立,从而保证企业信息标准,规范。通过细化管理的原则,有效整理基础数据。将真实的决策反馈给管理工作者,从而让资源的分配更加科学。
        1.3成本降低需要信息化协助
        当企业采购材料时,借助电子邮件,互联网等,加大透明度让供应,承包双方的信誉进行深入的了解,减少企业的成本,促进双方地长久合作从而有利于控制建筑市场发展状况。通过对施工时的预算和管理等诸多环节的标准化监督。高效的控制成本。预估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风险的发生。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2.1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成为各行各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手段仍然较为传统,工程管理技术滞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深层次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只是将信息技术当成一种办公手段,缺少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不了解信息化管理的独特优势,影响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及信息化水平。相关企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且手段单一,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化,导致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
        2.2施工单位与建筑企业间信息缺乏共享性
        信息时代下,工程管理信息化及高素质人才引入成为建筑行业相关企业持续关注的焦点,但落实在行动上还存在不足之处。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相对传统的局面并未得到太大改善,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间缺乏信息共享,对资料的管理与存储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工程信息的共享性较低,建筑工程建设相关企业或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信息技术在工作互动与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得到发挥,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耗费大量时间,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现场施工进度的延缓,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渠道手段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此,业界人士需要形成清楚的认识,把握信息化管理的内涵,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迅速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3.1构建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工程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而在施工现场,涉及到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这三大基本要素,同时还涉及到施工工艺的实施。做好现场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安全、质量和成本。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往往是安排管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但是由于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管理人员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控,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因此,为了打破这一困局,便可以借助视频监控技术,构建起信息化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如此一来,就不需要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依托监控体系就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方便管理。在构建视频监控体系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材料存放和加工区,这两个地点关系到施工材料的质量,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视频监控。二是施工区。施工区作为施工活动开展的主要区域,是现场管理的重点,借助视频监控对各种施工操作进行全面监督,意义重大。三是潜在风险区。在建筑施工现场,一些区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对于这些场所也需要加强视频监控,关注施工现场的风险变化。
        3.2借助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管理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将其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以此构建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在工艺技术的管理中,便可以借助BIM技术构建信息化的工艺模型,让施工人员通过工艺模型,直观认识到具体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强化工程施工水平。在质量管理中,也可以借助BIM技术,构建起质量模型,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要点凸现出来,然后据此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再比如在进度管理中,可以依照原本的进度计划,构建起BIM进度模型。然后依据施工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对进度模型的相关数据不断进行调整,如此一来就可以根据进度模型的变化,发现实际施工中哪些方面出现了进度问题,然后做出调整。通过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可以让建筑工程各方面的问题更加直观。
        3.3融入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大数据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了,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中,都已经开始借助大数据进行相关的业务活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同样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具体来说,可以从成本、质量、进度、安全、工艺等方面构建管理子系统,然后将各方面的管理信息数据接入进来。比如前文所提到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基于BIM技术的各种管理模型,都可以接入到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之中。在这个信息化的平台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展开综合化的分析,从而得出对应的管理决策。
        3.4借助智能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除了通过各种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智能设备进行管理。比如,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设备,就可以运用到管理之中,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标识,通过射频智能设备直接扫描采集相关信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再比如,智能手机也可以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比如对于一些现场情况的记录,以往是通过文字进行,不够直观。如今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直接拍照记录施工现场的情况,然后上传到管理系统之中。而在各项管理任务发布和工作验收中,便可以借助各种智能手机APP进行,这样大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推动建筑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加大了对其的应用力度,不光对信息技术进行更新,同时更重要的要对信息化管理理念进行更新,采取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今后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措施,能够解决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田.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分析[J].经贸实践,2018(16):236.
        [2]张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