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刘琦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1期   作者:刘琦
[导读] 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 Virtual Reality)发展迅猛。它是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与现实生活环境相似的、逼真的视、听、触等立体化的三维虚拟环境, 并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实现用户以自然的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和体验。[ ]因其具有沉浸性( Immersion)、交互性( Interactivity)和

                                                                     刘琦
                                       (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 300052)
        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 Virtual Reality)发展迅猛。它是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与现实生活环境相似的、逼真的视、听、触等立体化的三维虚拟环境, 并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实现用户以自然的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和体验。[ ]因其具有沉浸性( Immersion)、交互性( Interactivity)和想象性( Imagination)等三个具体特性,VR技术也逐渐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崭露头角。
        VR技术相比早期的信息技术,具有更生动,丰富和直观的音、形、画等信息,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素材,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创设了较为真实的学习语言情境, 通过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营造出习得英语语言的自然氛围,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VR技术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反思,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新知,缺少学习的动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2.0的到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间是讨论式,交流式地共同探讨、研究、分享,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简单的PPT和视频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感和代入感,而且还有可能桎梏住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中利用VR技术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为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助力。
       (一)让学习更生动
        以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 26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话题为周末生活。笔者以带领同学们去老人院慰问为主线进行周末生活的会话练习。但是在试讲中,学生的反应平淡,似乎对此话题并不感兴趣。笔者与学生交流后进行了反思,虽然老人院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却不会经常去,甚至有些同学从来没有去过,学生们对于笔者设计的情境“熟悉度”低,自然没有兴趣和参与热情。
        在反思后,笔者在二次试讲中,课前把课堂流程编排好,运用专业的设备采集老人院视频,在导入环节利用VR设备先播放了一段老人院里老人们生活的VR,再从网上播放一些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老人们献爱心的场景,将情境带到学生身边,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就像看电影,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乐趣,补充了教学素材,提高了学生对于情境话题的“熟悉度”,学生对情境的“熟悉度”能直接决定他们语言知识学习及运用的“达成度”。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同时,真实的体验,也能激发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二)让学习更安全
      除了知识和信息上的直观感知与获取外,VR技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在课上,笔者不可能带领小学生去完成或体验一些危险系数较大或较难完成的动作和情境。但是可以利用VR技术模拟真实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以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18一课为例,本课主要内容为Rules,涉及到不同场景的一些规则,如交通规则,图书馆规则等等。在拓展环节,为了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及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社会公德,笔者通过VR手段模拟出骑自行车和驾驶车辆等感觉,让学生在长大后实地骑车或驾驶之前,就能在虚拟手段的帮助下,进行文明驾驶;因场地和时间有限,笔者没有办法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医院、商场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所以笔者通过VR手段为学生呈现各个真实的场景,在哪一个场景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学生“身临其境”便可自然“遵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对遵守规则有一种直观感受,真实体验并锻炼语言交际能力。
     (三)让学习更主动
        戴上VR眼镜,握住手柄,跟着英语老师进入虚拟的草原森林,边学英语,边和长颈鹿比身高,和大象比体重,看远处奔跑的犀牛、听着狮子的怒吼...通过使用VR技术装备,老师和学生共同进入虚拟场景进行“实地”教学,“好玩”、“有趣”,是学生们体验之后的普遍评价。
      以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31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话题为trip,笔者以带领孩子们去草原森林探险为主线,以Would you like to trip?为主要功能语句和四年级动物的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展教学,在巩固操练环节笔者通过VR技术,带领学生们进入了虚拟的草原森林,近距离接触长颈鹿,看着正在奔跑的犀牛,听着狮子的怒吼……同学们在惊叹“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感情自然流露,主动用英语交流对话,在“自然”状态下了发展了语言能力,教学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同学们通过VR视频,更深入的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笔者适时对学生们进行保护动物和保护自然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这个环节中,虽然可以用PPT和视频呈现,但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参与感和代入感,VR技术进入教学,结合情景,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反思
        信息化手段只是辅助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课堂的“主角”。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不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生拉硬拽加入VR环节,而是要用在为了达成某个教学目标,突出某个教学环节,突破某个教学难点上。或是在真实的场景中不能够做到的或是达不到真实效果的环节中,才有必要借助VR技术。
        另外,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尤其注意对眼睛的保护,长时间的带着VR眼镜或是观看PAD视频,势必会造成对眼睛的损伤。
        再次,鉴于小学生的心里特点,面对长时间反复的同一件事,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整节课中VR技术只是“点睛之笔”,并不是越多越好。
        最后,因VR视频需要用专业的设备录制素材,且设备较贵。英语老师独立完成录制还是有些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辅助。如果选取已有的VR 视频素材,又不能完全与每课的教学重难点很好的吻合,且正规的英语教学类的VR素材相对较少些。所以笔者大胆设想是否可以建立与课本内容配套的英语教学类VR素材库,方便广大英语教师资源共享。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VR技术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是一种趋势,且前途光明,但是怎样使用好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每位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课程的内容等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使用方案,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要切实保证VR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是积极健康,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英语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而不是流于形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