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张帅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张帅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单位要获得更大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从工程管理入手,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向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河南湛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单位要获得更大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从工程管理入手,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向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采取精细化管理手段解决施工中不同程度的问题,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与此同时,建筑市场也更加广阔,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完善的机制,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但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特殊行业,所涉及的专业众多,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工程管理上更要严格谨慎,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明确责任人,打破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精细化的作用,更好的助力于建筑行业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基于常规管理模式,对管理过程做出了更明确和细致的划分,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作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载体,人们对于其质量和功能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运用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对人员、设备材料及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其次,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合理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并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环节,及时发现和弥补方案不足,避免重复设计造成的成本增加,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及个人职责范围,实现权责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体系,把控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管理,协调好各部门及工序的联系,细化管理内容个,分层次、有目标的完成管理活动。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施工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成因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材料因素等等。由于施工场地复杂,施工管理措施很难按部就班的落实到位。再加上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操作不规范,技术水平有限,现场施工材料随意丢弃,工人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电力设备及线路老化,私接生活用电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施工不安全因素的主要表现,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瑕疵,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形象,还给建筑工程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施工作业不标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都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重视,严格把关质量,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二者要兼顾。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低下
        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一些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低下,各个施工作业要求不标准、不严格,材料运输、存放、管理方式不规范,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应用效果。机械设备检修不及时,机械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故障频繁发生,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损害企业经济利益。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施工准备阶段精细化
        施工准备阶段是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服务的阶段,只有做好这一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后续施工才能够顺利开展。所以,在这一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强化工程设计,每个项目的设计方案不同,设计阶段要考虑施工项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设备材料的选择配备,各个工序的有机配合、衔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要求,确定设计内容,为施工活动提供依据。其次,要制定科学的设计计划,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施工中的碰撞干涉问题。第三,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更理想的指导,保证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开展,从而为整个施工管理奠定较好的基础。
        2、组织协调与人员分配精细化
        一是对施工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加强对施工队伍的人员分配。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的建筑技能和拥有相关从业资格证明。对现有施工队伍加强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设置奖惩机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自主性。此外,人员分配的合理性也将是整个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的岗位效用。
        3、施工设备材料管理精细化
        长期以来,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材料设备管理力度不足,将精力放在施工进度的控制上,忽略了基础设施的管理上,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在施工设备材料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严格检验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方能进场。其次,要对设备及材料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并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减少设备故障。并综合考虑现场具体情况,及时回收再利用建筑施工余料、废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及材料按照一定的使用条件,合理、有序摆放并全天候监管、防止被盗。
        4、监督管理精细化
        监理人员要明确职能,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实际具体情况,从监理角度出发,对工程建设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施工作业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要重点进行监管,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标准操作,避免施工工序混乱、不规范。同时,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必须配备安全防护措施,进而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和提升相关人员的施工安全水平,以便最大限度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5、施工流程管理精细化
        首先,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表,并根据计划对施工各个节点进行科学管控,把握好施工进度,如果进度缓慢要尽快查找问题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效率。其次,二是通过每个施工作业节点的不同进行重点项目的规划及管理,可以制定样板来进行验收。确保企业了解到或是接触到的样板与实际施工作业情况是相符的。通过样板选择合理的交工方式。
        6、引进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来增强精细化管理作业的可执行性,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也不例外。主要可以通过对先进科学的机械设备的引进来提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精准度和确保其工期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增强建筑行业对施工作业、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同样符合精细化管理的作业需求,也能提高建筑行业的创新力。
        结语:目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逐渐得到应用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运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有利于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有序管理,加快施工进度,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科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山西建筑,2010,36(33):194-195.
        [2]罗萌.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409-409.
        [3]王强.浅谈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3(2):6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