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风险管理 贾青华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贾青华
[导读]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确保施工设备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有效较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成本的关键。
        滕州市远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滕州市  277500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确保施工设备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有效较低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成本的关键。随着我国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桥梁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而建设行业内的管理严谨、劳资和谐、节能生产是建设行业的行业标准,如果有关建设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施工建设,那将对我国开展全面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关键词:公路桥梁;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1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1规章制度因素
        公路桥梁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因此国家、行业都出台了很多的标准和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做出了很多规定和要求。然而现实过程中,很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则都存在执行力度不足,很难实现完全的贯彻执行。例如在行业标准中要求,施工企业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明确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尤其是公路桥梁工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若是施工企业缺少相关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是出现安全事故之后,第一时间的救援都出现很多问题。
        1.2施工环境因素
        由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线路往往比一般的工程要长,且途径地区的地质情况、地形地貌等也相对较为复杂难测,加之工程涉及范围、内容也非常广泛,技术要求也相当严格,所以往往会对整个公路桥梁工程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基于公路桥梁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工程的范畴,施工环境中温度、狂风、暴雨、湿度等各种情况都是影响施工建设的客观因素。
        1.3施工人员因素
        ①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在管理层中对安全施工的认识有时不是很强,尤其是面对经济利益的时候,他们更多选择的是经济利益至上,而施工安全管理成为他们忽略的问题。同时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经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没有更多的预见,最终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之后,他们也缺少处理预案,这样就给安全管理笼罩上一层阴影。②一线施工人员。在施工企业从事一线施工的人员一般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在从事这一工作之前,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施工安全教育,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2公路桥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2.1指派专业工作人员实地调研
        一定要指派一名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到公路桥梁施工地点实地勘察。调研人员不但要深入施工场地,更应该深入当地群众,采用走访等方式,全面细致的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地理安全隐患。然后根据当地交通情况、本次桥梁施工具体要求以及实地调研事实,书写全面调研报告。
        2.2组建安全责任小组,制定详细安全准则
        桥梁建设施工之前,必须有专门管理人员以及专业人员组建安全责任小组。安全责任小组成员根据以往桥梁建设经验以及实地调研结果,制定适合此次施工项目的详细安全准则。然后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包括相应的公路桥梁安全管理法规和此次安全管理准则。确保每个人都全面了解所有安全准则,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
        3桥梁施工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交通发展期,数以万计的桥梁正在建设施工。桥梁技术工艺复杂,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损失大,对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要求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目前桥梁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桥梁风险管理特别是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


        3.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桥梁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措施,缺乏系统性的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方案。桥梁施工管理人员只注重业务量,缺乏专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健全的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机制。国内多数桥梁施工企业由于风险意识的不强,对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进行风险管理。桥梁施工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2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完善,不具备良好的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绝大多数桥梁施工企业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主要表现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不得力,对于桥梁施工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不能做到充分考虑,造成当桥梁施工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可靠数据支持,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管理成效低。不具备良好的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意味着以较低的项目成本获得利润的增加,我国桥梁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不高,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3.3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不完善。还处于方法研究和对大型桥梁进行风险研究,桥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的层次不统一,不便于分工协作。虽然目前桥梁施工管理风险在一些桥梁施工中得到运用,但系统和实用性强的成果并不多。已有的风险理论相对抽象,理解的难度大,不便为大多数桥梁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所运用。我国桥梁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知识的匮乏,使得我国桥梁施工企业整体对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桥梁施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桥梁施工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找的一种符合目前风险发展水平且易于桥梁施工掌握和操作的实用风险评估方法。
        4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分析
        4.1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的原理就是采用一定的预防性措施和减少损失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是减少风险发生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将风险损失降到最小。采用损失控制对策,需要综合考虑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例如,施工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安排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之初,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具体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规定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职责范围,并建立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合理部署专业和安全知识培训,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协调和指挥,做足应急风险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总之,损失控制是自上而下层层开展,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风险目标管理,需要整个组织、全体成员和广大群众的合作和参与。一旦出现风险问题,积极调动风险应急计划,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设备采购计划等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
        4.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主要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这种风险应对的策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所谓非保险转移即合同转移,主要是以合同签订的方式转移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给非保险人的对方当事人,这种风险转移方式按照转移风险的对象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分别为承包商合同转让、施工索赔、第三方担保等。保险转移旨在通过保险购买将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现阶段,我国工程保险的类型比较多,但常用的主要包括人身险、社会保险等。实际上,工程保险并不能将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出去,这是因为其中有一些风险是不能进行保险的或者说是不宜进行保险。由此可见,需要将保险策略和损失控制策略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探讨影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及强化措施[J].黄明伟.建材与装饰.2017(31).
        [2]浅谈路桥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张文凯.低碳世界.201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