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莫惠娟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莫惠娟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土建施工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大大加强了对于其工程安全的关注。这种情况有效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明显的监督作用。
        身份证号:45222719810403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土建施工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大大加强了对于其工程安全的关注。这种情况有效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明显的监督作用。道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了相关技术人员与社会其他人员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旨在于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推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的纵深化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社会热点。但是就目前的桥梁施工技术水平和整体安全保障都较为缺乏。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现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研究,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推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的纵深化发展。
        1现阶段道路桥梁隧道混凝土项目具有的难点
        我国在地形上有着多山丘、不平坦的特殊情况。因此道路的施工上就经常涉及隧道施工与桥梁施工等重要领域。为使得整体的项目顺利进行,提高项目质量,就需要对桥梁隧道施工上遇到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了解其内在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监控[1]。
        1.1钢筋极易发生锈蚀
        众所周知,钢筋可以在桥梁建设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是桥梁可以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假如钢筋在某一个工序发生了质量问题,就会让桥梁在后期的运行中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桥梁隧道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现场的钢筋具有高质量的标准。同时,在后期的钢筋维护工作中也要认真按照标准执行。但是,许多的现场施工单位为降低建造成本,经常降低钢筋的质量,形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1.2使用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
        在桥梁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建设材料。但是因为桥梁隧道施工的技术的水平不高,在混凝土的后期检查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此类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场施工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者是施工人员在搅拌加工时的操作不够专业。所以,一是尽可能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二是要加强混凝土现场搅拌加工的规范性,让专业的操作人员实施加工[2]。
        2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2.1材料结构不合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性能无法达到最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经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发现绝大部分施工现场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都符合相关标准,但是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凝结程度都比较低,若使用这种混凝土进行施工,就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破裂。此外,在道路桥梁施工当中,许多施工企业在预应力钢筋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从而对路面腹板的抗剪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道路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同样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
        2.2交通运输负担过重
        随着车辆的全面普及,道路桥梁所承受的荷载力也日益增大,这就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相应标准的话,道路桥梁的表面就会在车辆的压力下产生裂缝,同时许多道路桥梁在建设完成之后,缺乏必要的养护措施,进而导致这些裂缝越来越大,最终造成路面的塌陷,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


        2.3施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不足
        温度变化对道路桥梁中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其内部温度会迅速升高,致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形变,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第二个方面是外部环境温度的干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构成主要是水泥水化的绝热温度、浇筑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散热过程中的温度。如果施工现场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就会形成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之间的温度梯度差,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3提升混凝土质量的具体措施
        3.1严格把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并以此作为依据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进行细致的把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当维持在100mm左右,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泌水的现象。在混凝土配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着重把握混凝土的首次凝固时间,将凝固时间控制在八小时左右,混凝土的含气量需要保持在1.8%。此外,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具有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在骨料的选取上,要关注其强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碎石的颜色是否具有一致性,将砂石的含泥量控制在0.5-1%的区间范围内。如果在混凝土配合的过程中发现杂质,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后,要使用性能较好的减水剂和外加剂,减少其使用量,防止低性能减水剂和外加剂的过度使用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4]。
        3.2全面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质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控,一是混凝土的模板施工质量,二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模板施工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工作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要明确模板的安装方法,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使模板保持相应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简化安装和拆除的流程。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密切关注模板的变形状况,综合把握模板的外部受力情况,防止因模板外力变形造成浆料损耗。当模板的平整度、稳定性和强度都符合相关要求时,才能够正式投入到施工工程中。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对模板的吸水能力进行考察,避免模板出现渗水的现象。在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中,要对振捣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的仪器,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把控。
        3.3注重混凝土的阶段性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程度的重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模板取出之后,需要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洒一定量的水,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如果施工环境的风沙较大的话,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防止混凝土受到风沙的侵蚀。另外在养护工作中还要注重对氧化剂的使用。整个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时间要保持在10小时以上,从而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发挥其最大的效用[5]。
        总结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优化控制,从而保障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施工状况,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望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够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树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260.
        [2]王占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05):158+362.
        [3]李祥斌,张奇.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10):56-57.
        [4]韩子耀,姜祯.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21):65-66.
        [5]矫健,张艳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0):312-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