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72219871110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建筑工程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和就业机会。建筑工程行业想要在新时代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各大企业必须重点关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本文讨论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并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一个有潜力的建筑企业,必定需要具备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使建筑企业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在资金和实力的基础上为建筑企业锦上添花。若一个建筑企业空有资金实力却没有合理的管理方式,必然会颓废溃败,失去行动能力,逐渐消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进行简略的介绍。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根据对现在的一些建筑企业的企业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是没有与自身企业能力水平相配套的管理体制的,设置专门负责管理机构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在建筑项目需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项目一线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对于工程的一些技术指标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专业化,也没有做到专人专责,人岗匹配度不高,这样一来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混乱,施工情况不理想。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最大程度的谋取利益,想尽一切办法地减少成本,管理情况混乱,结构失衡。一些管理人员都一人兼不同的职位,由于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针对性施策,再加之工作任务繁重,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质量都大打折扣。
1.2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决定项目能否快速、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影响建筑项目的全局,施工人员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其施工的水平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最终成败。在项目的起初,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其他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倘若缺少了这一过程,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对项目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的话,还可能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找管理人员走后门的现象,这些因素对整个建筑项目质量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此外,项目管理人员普遍的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掌握前沿的建筑技术、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这些都是建筑企业想要提升综合水平的掣肘。
1.3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程管理中的要点之一,是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部分建筑企业将工作重心过度倾向于生产方面,强调了抢工期,忽略了安全管理,导致工作团队整体在主观上缺乏安全意识,为建设工作增添了潜在的风险。此外,由于工程所在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了建设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而部分企业事前未做好施工地点的勘探,而且技术交底工作落实的也不够彻底,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无法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引进,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性,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
1.4施工进度管理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企业往往会盲目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不重视安全和质量,待到在验收过程中被发现问题后,再进行返工,这样不仅拖慢了施工进度,同时也加大了成本投入,不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
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并未在事前制定好施工进度管理规划,因此在追求进度方面陷入了被动,导致了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与此同时,在技术交底工作中,部分企业未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审核与分析,不能发现其中的疏漏,使工程在施工中需要多次变更,减缓了工程施工进度,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运作。
2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策略
2.1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体制
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办公部门做好管理的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可以成立负责对项目现状进行调研的工作小组,对建设项目的综合情况进行考察。还要对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优化配置,做到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提高岗位的匹配度,减轻工程项目的管理压力。专门的管理机构需要提前设立,并设置专门的工作岗位,不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建立规章制度来进行适当的约束。对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合理调配,让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2.2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管理工作人员来实行,因此,提升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择,可以通过竞争模式来进行选取,不仅可以找到更加适合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刺激员工的上进心,使员工都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确立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巩固其他施工工作人员的服从意识,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要具备高度的服从态度和执行力,两者之间相互配合,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2.3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组织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可结合工程实际规模、特点等及时发现和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施工技术法规,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可保证安全施工目标的实现。
2.4优化施工进度管理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进度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施工企业应当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在施工进度管理中,首先施工企业要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并保证技术交底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后期工程变更拖慢施工进度,从而为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其次,要根据当前所有信息,制定全面、详细、有针对性的进度计划,提高事前准备工作的效果。最后,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逐步落实施工计划,并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进度计划的有效性。此外,施工企业还要注意确保建设工作的质量,以免验收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返工,这样能够进一步优化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性部分之一,是使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工程管理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方法,因此,建筑企业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管理方案和工作的创新升级,让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水平达到最大化,对于施工质量水平更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科夫,荆明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231.
[2]王双成,杨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51.
[3]于现峰,陈嘉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8(0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