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何禹洁1 王斐2
[导读] 摘要:构建环保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崇尚保护环境,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底。
        山东朋辉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构建环保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崇尚保护环境,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底。建筑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打产业,房地产行业成为现代社会的大热门。为了遵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是将建筑行业与生态建筑行业相结合,以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绿色建筑的概念释义入手,全方位透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对绿色建筑的管理模式探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污染,甚至还会导致温室效应,很多废气污水被排出,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对此,建筑师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要优先考虑环境问题,所以提出了绿色建筑项目的概念,施工时降低能耗,促进绿色建筑项目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多界面人员管理的结构难点分析
        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绿色环保的要求,将安全,质量,进度三大工程要素变为安全,质量,进度,环保四大要素,与之相对应的建设管理模式需要将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的实现以及与其进度、成本及质量的综合协调纳入管理与控制的范围。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都应该在传统建筑项目管理上有较大的改进,以符合这样一种新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如果仅仅将原来的传统建筑项目管理生硬的应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会导致许多管理裂缝。如何将环保的专业要求用于建筑管理过程中是改进传统管理模式的关键。一般的建筑管理人员,业主甚至承包方,对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和标准都知之甚少,作为门外汉,根本无法有效的管理带有绿色要求的建筑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或是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拥有环保专业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团队,对于绿色建筑项目管理都是所必须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增的绿色要求使得整个项目的不同组织与协调工作具有了更多不同的特点,这样新增的一个管理层次带来的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又势必会导致工程界面增多、管理人员杂而多,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困难;另外,各个管理方向之间的职能不鲜明,管理层对实施层的监督难度加大,造成多头领导的状况,不利于统一调度指挥。这些问题是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巨大的阻碍,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进度的延期,管理的混乱,目标的模糊和施工的低效。
        二、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选择
        绿色建筑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的,所以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要适合绿色建筑的实际情况,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要打破传统,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得传统的管理模式适用于绿色建筑管理。目前,对于普遍的建筑项目管理有四种基本的管理模式,包括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承包,代理性建造管理,风险型建造管理。这四种管理模式各有各的不同,项目管理服务是将建筑项目进行委托,交给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或团队,对建筑项目的方案到后期的实行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和服务。项目管理承包则和项目管理服务比较类似,也是对建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主要的区别是项目管理承包是与施工人员及材料商进行合同的签订。风险型建造管理是从企业的经济考虑,对建筑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风险较小的管理模式方案,从而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 [2]。
        三、绿色建筑工程常用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DB 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对承包商的施工安装过程以及项目设计的总承包叫做设计一建造模式,英文缩写为 DB。

业主在该模式下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分别是明确项目的要求和原则,之后在选定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而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项目要同时保证业主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绿色等级等方面需求的实现,这是与传统的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而对于前三种目标的实现,DB 模式都会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绿色等级方面的需求,则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是要值得注意的地方。DB 模式很好的将设计与施工环节融入到了同一合同当中,这非常有利于绿色等级需求的实现。而且,合同项目不会因为 DB 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上的运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基于业主对绿色建筑知识的相对缺乏,而为了能够让业主更好的完成绿色等级方面关于要求与原则的制定,因此对绿色专项咨询工作的外包委托工作就应该首先完成。同时,业主有必要考虑到绿色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在进行协调管理任务时,要委托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人员来帮忙,这样才更稳妥一些。
        (二)CM 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
        通常为了能够给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故在工程一开始就雇佣 CM 单位来参与到施工建设当中。而风险型 CM 模式和带理型 CM模式是 CM 模式的主要两种形式。利用 CM 模式必须要确保绿色等级方面需求的现实以及质量、工期、成本方面与绿色等级的协调关系。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分解工作上,业主必须要同 CM 经理或者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权力配合,以便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协调与管理方面,CM 经理在采用风险型 CM 模式或代理型 CM 时都要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业主可以采用两种形式来对绿色等级目标进行任务分解:(1)自己单方面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委托合同。在负责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实现的工作上交给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完成,而协调和管理工作则由 CM 经理来完成。(2)绿色专项工作交给 CM 经理来承担。而此时的 CM 经理可以自己来完成,也可以与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签订分包合同,不过这都要根据自己团队的情况来确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 CM 经理必须要比传统代理型 CM 模式更早的进入项目才行,毕竟绿色专项咨询工作是要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而在实现业主绿色方面需求的参与方,如承包商、咨询工作人员等,CM 经理都要负责协调方面的工作。而在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的实现的工作上,则要由绿色专项咨询机构来负责完成。绿色方面的施工工作,则是由风险型CM 经理来负责的。
        (三)PMC 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在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工程招标、施工、项目定义、选择设计等全方位的管理上,项目管理承包商是可以代表业主进行全面管理的。在采用 PCM 模式对绿色建筑实行管理,那么业主负责的协调管理工作,包括绿色工程的质量、成本以及绿色方面需求目标等都要由项目管理总包负责。而绿色建筑项目在此项工作上是与传统项目有一致性的。业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对绿色方面需求目标工作进行安排。(1)挑选有一定资历的绿色专项咨询机构,可以直接从社会上寻找,这方面可以由业主负责。(2)业主交给项目管理承包商来负责绿色专项咨询工作,但前提是项目管理承包商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和资历。如果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有相关工作能力的绿色项目咨询机构来做。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优化与完善绿色管理模式具有必要性。为了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应加大政府干预力度,优化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优化绿色建筑发展技术,对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与升级,构建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以提高绿色建筑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者的权责问题,以提高对绿色建筑管理的重视度,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难点分析与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22):231-232.
        [2]刘小燕.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及成本控制分析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4):37-38.
        [3]陈晨,郭彦丽.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完善路径[J].居舍,2018(17):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