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作者:阳莉蓉
[导读]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优化教学,然而通过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现状难尽人意,问题诸多,主要体现在:作业重复、缺乏灵活性;以写为主、缺乏思维训练;学生厌倦、教师头痛等等,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作业优势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小学      四川 阿坝     624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47-01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优化教学,然而通过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现状难尽人意,问题诸多,主要体现在:作业重复、缺乏灵活性;以写为主、缺乏思维训练;学生厌倦、教师头痛等等,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作业优势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彰显作业乐趣性,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善学和乐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贴近小学生思维特点,将听、说、读、写和表演、演唱、绘画、制作、游戏等等形式融为一体,充分彰显作业乐趣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作业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比如,一些小学生喜爱画画,当学完一些内容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课文主题画画,促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隐藏的内涵,比如,一些学生喜欢模仿,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指导学生立足于课文某一特点,将自身所见、所想和所感用笔写下来。
二 小学语文教师应力求作业层次性,尊重学生之间差异性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也差异很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这种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形式,增强训练针对性,将作业分成高难度、中等难度和低难度三大部分,高难度作业留给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中等难度的留给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低难度的留给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最终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层次上实现发展和进步,然而,学生学习过程具有复杂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能力也不是长期不变的,在一种适宜学习环境或者优秀的因素影响下,学生学习能力具有提高,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重视教学策略的科学性,精心设计作业层次,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促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和进步。此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应尽量避免一些命令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快乐的学习环境,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来提高自我,此外,年龄不同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业设计和实施应依据学生年龄。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延伸作业,以期张扬学生个性
        语文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作业也应;立足于此,贴近学生兴趣爱好,比如,那些喜欢阅读的学生,往往写作能力较强;那些喜欢做家务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强,因此,作业不应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应当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善学和乐学的助推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而那些延伸的作业,更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动力,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自身喜爱的形式学习,那些喜欢阅读的学生大声朗读;那些喜欢绘画的学生用笔画出课文内容;那些喜欢文学的学生用诗词概括课文大意等等,学生在个性中发挥自身优势,在一种轻松和快乐中高效完成作业。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彰显作业实践性,拓展学生课下生活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有意识,有步骤联系生活,拓展学生课外生活,要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促使学生深层次感悟语文内涵和亲身体验学习乐趣,以期丰富情感,比如,在学完谋篇课文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大意以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个过程,不仅仅有助于学生深层次感悟课文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比如,学完谋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立足于课文本意,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以期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业实践性特点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乐趣同时整体把握课文主题。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有步骤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比如,看报刊、听广播、上网等等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互相纠正同伴的作业错误,利用一些节日收集相关的素材,这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作业,极大增强语文和生活联系,促使作业成为强化语文和生活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彰显语文的生活化和乐趣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五、小学语文教师应体现作业探索性,以期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这样的教育理念;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用显著,而那些语文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为此,语文教师应体现作业的探索性,以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探索性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手、动脑,通过查阅报刊、工具书、网络等等形式获得相应素材,通过深入理解、灵活处理、有机整合,促使学习成为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主题,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作业设计还应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为学生开辟探索的目标,提供适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基础上,增强学生对语文感悟能力。
        六、小结
        小学语文教师要力求作业的创新性和丰富性,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作业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