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期   作者:李永红
[导读] 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关注,阅读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一些幼儿园纷纷开设阅读课程,然而,目前幼儿阅读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忽视幼儿阅读特点、阅读目标不准确、阅读形式单一、缺乏整合意识等等。通过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作者提出一些课程的策略。

        四川省汶川县第二幼儿园      四川 阿坝     6230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1-062-01
        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关注,阅读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一些幼儿园纷纷开设阅读课程,然而,目前幼儿阅读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忽视幼儿阅读特点、阅读目标不准确、阅读形式单一、缺乏整合意识等等。通过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作者提出一些课程的策略。
        一、幼儿阅读的特点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其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思维依旧以形象为主。然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观察顺序性不强,不能全面观察,以至于很难精准把握阅读内涵。
        2.逻辑思维不足
        尽管一些幼儿尝试通过观察事物而进行分类,然而思维具有无意识性,不能整体理解事物,不能做到前后联系。
        3.注意力很难持久
        一些幼儿尚未掌握阅读顺序,时常随便阅读。



        4.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尽管一些幼儿语言能力有一定提高,然而很难准确运用语言表达自身思想,时常出现满肚子话说不出的现象。
        有鉴于此,幼儿阅读教学需要指导幼儿能有意识观察,并强化前后联系来整体把握阅读内容,通过合理想象来比较不同阅读内容,在聆听别人发言同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提高幼儿阅读活动效率措施
        1.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兴趣,对于幼儿而言,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幼儿阅读情况,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自主性。
       2.精巧设计问题
       问题是教师和幼儿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对于幼儿而言,如何提高提问效果呢?教师可以采用步步引导发,将复杂的内容,遵循层层递进原则,增强提问联系性,帮助幼儿由浅及深,从而突破阅读肤浅认识,在突破阅读重点难点基础上,促使不同层次幼儿都能精准把握阅读材料情节;针对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问题的开放性,激发幼儿发表自身观点。幼儿根据自身认识水平进行想象和猜测。当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产生困惑时,从而影响到后面的阅读,教师可以另辟蹊径,拓展幼儿思考途径,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精准把握阅读材料内涵。为了激发幼儿阅读积极性,教师要努力打造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阅读氛围,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指导幼儿自主提出问题,在初步了解阅读内容基础上,谈谈自身所见、所闻和所想,鼓励幼儿提出其他问题,由此一来,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关系,激发幼儿阅读欲望。
        三、小结
        幼儿阅读活动应秉承"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幼儿阅读情况,精心选择阅读素材,精巧设计问题,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作用,促使幼儿体验阅读乐趣,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