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华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花坪镇中心小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17-0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小学生对作文感到伤脑筋,甚至畏惧。这正是由于孩子们对单调枯燥的作文教学产生厌恶、缺乏兴趣所至。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写作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转换成的则是一种学习的乐趣。在勤奋中不停的探索,执着中追求对知识的渴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
一、重视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爱好与教师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关。一个爱好写作、勤于笔耕而又能出口成章的教师往往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在教学中,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学中,语言要精确而不失生动,形象而不失幽默。而且要投入满腔的热情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以激发他们内心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采用评语激励
作文的点评,无疑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现在的作文点评:一是点评打击学生积极性。二是点评看不懂,如:优、良、中、差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作文评语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窗口,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交融。在作文评语中,给学生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要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呆板,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很苦的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蹲下身子来看,小学生作文是学生初学初练阶段,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评语中要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即便是对学生作文中不足之处,也要用商量的语气。任何一篇作文,有缺点、有优点。即使是再差的作文,也有它的优点,哪怕一个词,一句话,都是可圈可点的。因而我们要避免一些裁判式的评语,一味褒或一味贬,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突出等评语,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评语要尊重学生原意,鼓励学生点滴进步。
三、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多读书、读好书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有二:1.指导阅读——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段学写读后感。2.指导单项训练——积累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四、要出好作文题,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指导学生作文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则,势必拔苗助长,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要出好作文题。学生最欢迎的是自己有话可说、有材可取的作文题。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命题时,注意命题应把学生引向生活实际,出学生熟悉的、感受深的题材,同时应尽量让学生少写命题作文,教师只须对习作要求规定几个大致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去写。这样,学生写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还可以出几个方面的作文题,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甚至让学生命题,写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写自己最喜欢最想写的内容。事实证明,这往往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写出反映他们最佳水平的好文章,这样他们每次写作都有成就感。长此下去,学生一定会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实践证明,大部分由原来的不写或抄袭到写一点抄一点,再到现在的愿写、喜欢写、盼望写。
五、采用素描作文教学,解决作文时有可写的内容
对日常生活和各个局部,如文具盒、书包、老师、同学、教室一角进行分项素描,从说到写进行片段训练。然后逐步扩大观察范围。起初要求他们早晨从校门口到教室,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见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走这段路,并没理会的、没什么可看的,在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学生观察后让他们写下来,并告诉他们就这样作文。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么短短的一段路就有许多事物可以观察,而且可以用来作为作文的材料,我们周围可写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后来要求他们观察家里的、邻居的、大街上的、商店里的、公共场所见到的事物,这样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阔,思维越来越活跃,觉得作文有内容可写,积极性也就高了。
总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构成,同时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明确,想要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必须开拓教学思路,走进实践,在诸多情境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启蒙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写作并非难事。并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式,一些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技巧都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自然体现出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逐步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去自主地寻求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中创新教学,才能真正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培养出多方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