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学共抓 师生共成长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黄令锋
[导读] 教研是教学的生命力!抓好教研,就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促进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抓好教研是基础工作,是关键手段,是工作目标。

黄令锋    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教育集团  江西  南昌  330008
【摘要】教研是教学的生命力!抓好教研,就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促进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抓好教研是基础工作,是关键手段,是工作目标。
【关键词】教研;教学;成长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40-01

        一、教研促教师成长
        1、丰富教研形式,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工作十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大多学校的教研形式过于传统,比较单一。每学期主要是组织几次公开教学罢了,教师上,其他教师是被动地听、记,并未全部参与到教研中,对教材及教学毫无探讨和研究。每次公开课中,一个教师上课,课后大家谈谈感受,基本上只说优点,即使提到缺点,也很少能提出解决的思路或更深入的探讨。教研活动就像流水账一样,走过场,针对性差,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师们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我们学校除了安排公开教学外,还可以开展讲座及采取走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进行教研。如邀请教研员等专家为大家开展讲座,给大家更加专业有效的干货。如让我们年轻老师走出去,多参加一些千课万人、论坛等一些大型教研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专家身上学知识、学教法、学评价等。同时还可以开展课题性研究方式进行教研,比如探讨如何在低段进行数学计算的高效教学,这需要老师们做大量调查工作,然后统一探讨研究,确定今后计算教学的要点及侧重点。
        教研形式丰富,就促进了老师们教研的兴趣及灵感,特别是对年轻老师有很大的意义。
        2.拓展教研途径,促进教师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教学各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知识结构方面,知识更新速度慢:在教学方面,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缺乏对学生思维动态的把握;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一些教师忽视现代化教学手段,滞后于传统授课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只重使用不重教研”的观念,要积极拓展教研途径,多渠道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进步。要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培训,要求多阅读、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特别是多给他们上台锻炼和展示的舞台和机会。要求中青年教师对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能合理、正确、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化设备用于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轴对称》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美观,为了更好演示轴对称图形折叠重合等,用信息化教学科研展示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听得也会更加投入,效果也更好!
        二、 教师促教学进步
        学校教研是一项基础而不可或缺的长期工作,是保证教师永远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最佳形式,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发展最根本的形式。教研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动力源泉。


教研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学校强!
        教研好坏如何,终究是教师要把参与教研的各种成果,如反思、心得、案例、尝试、创新……最终都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实际应用中,对这些成果进行检验、反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由此教学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1.要反思、会反思、多反思
        反思是使人进步的动力。要反思、会反思、多反思是我工作十年来的最大感悟。平时要养成不断学习教研培训内容,反复思考自己到底有何收获、有哪些受益,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与提升动力。没有这种心态,就只能停留在普通教师的层面上,永远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无法做一名合格的“美化者”,教学水平永远上不去,甚至随着时代发展拖后腿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孩子不喜欢用方程思维解答应用题,很多孩子计算常出错现象。这都是客观存在,这就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仅跟知识点有关,最主要是与自己的教学教法有重要关系。或许自己转变教学思路,多去专研相关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或许能把知识讲得更有趣味性,让孩子更易更喜欢接受。
        2.要实践、会实践、多实践
        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把反思停留在思考上,而是一定要书写在笔记本或微信上,将反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将反思从精神世界复制到物质世界上来,才能够把精神的东西,变成为物质的东西,才能够便于保存,便于日后学习。
        比如之前一次听了俞正强老师的一次线上讲座《如何教对数学课?---以方程的认识为例》。方程的概念即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那么X=4这样形式属于方程吗?这个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俞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探究,结论是X=4不是方程,并且阐述了“等号不等于等式”、“X及其他字母不等于是未知数”等错误概念。听完后豁然开朗。我立马把他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并且及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三、教学促学生成长
        教研教学的提高,最终是为了更好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作为一名教师,应借助教研成果,结合个人专长、学科及学生学情,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新方法,不断积累个人创新,创新出个人教育教学特色。
        随着教研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可以说,教研下的课堂教学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老师更亲切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地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平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结束语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积极反思所得,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积极创新,积极让学生有所得。让教研成为教师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源动力,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力军。
        让教师在教研中成长,教研因教师更多彩。
        让教师在教学中成长,教学因教师更有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教师因学生更优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