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悟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白伦菊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全力打造新时代数学课堂,优化数学教学,使小学生能够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起兴趣,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既获得知识的积累,又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为核心探讨内容,谈一谈笔者关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个人看法。

白伦菊    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小学校  重庆  401121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全力打造新时代数学课堂,优化数学教学,使小学生能够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起兴趣,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既获得知识的积累,又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为核心探讨内容,谈一谈笔者关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优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验感悟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275-01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数学教师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位重要领路人,引导他们的思维认知不断步入新的层次水平。而对于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每一名学生都是他们的职责,每一节数学课程都是对他们的挑战。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探索数学教学的优化路径,提升自我水平。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小学数学学科开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一、做好备课工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光靠课堂教学中的临时发挥是不现实的。因此,备课是一名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首先,课程大纲和教材是一名教师制定备课计划和方案的基本依据,教师必须结合课程大纲的要求,深入发掘教学内容,透过教材的表面去深入挖掘一些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分析每一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有层次的教学,任何一份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最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备课方案是否真正实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备课方案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设计,确保自己的这份教学备课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被现阶段的学生所接受,而情境式教学则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从某种角度来说,数学本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并不高,与其让他们把小学数学学科看做是一门全然陌生的学科去学习和了解,还不如找准小学数学和实际生活的一些紧密联系点,让学生通过为数不多的生活经验去与数学学科产生共鸣,并将在数学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具体应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应该尽量向现实生活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知识并没有那么深奥,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到数学知识。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创设教学情境。
        其一,借助多媒体媒介创设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处于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以他们的认知水平可能对于教师的一些教学语言难以了解,而教师也无法确保自己换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涵。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动态的画面,让学生们在对动态图像、视频的观看中掌握数学规律、理解数学知识。比如说,小学生经常被追及相遇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他们也许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原理,但是可能却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追击相遇问题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分析。这时教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对相关情境进行模拟,经过一次两次的动态画面模拟,学生们就能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追击相遇模型,初步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其二,根据游戏化教学创设情景。游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在正常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能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思绪就已经不受控制,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但是适当的游戏化教学就可以使他们的精力整节课保持高度集中状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课程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与课程内容切实相关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小游戏。比如说,在向学生讲解“统计”这一模块时,学生们可能会比较好奇统计图都是依据什么绘制的,这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小的调查规划,在班级范围内对他们感兴趣的一些事物进行调查,对每一种调查结果进行明确分类,并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图绘制。或者说,教师可以安排全班学生每人进行一次掷筛子,从而绘制一个有关于骰子点数的统计图,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绘制原理。学生们在简易小游戏的参与过程中,间接地接触到了统计的核心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整个模块的学习提起兴趣,对于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思维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并不算繁重,但是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核心侧重点转移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去避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而应该积极引领学生去发觉数学知识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了解初步的数学思想,大致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而且,教师不应该把思维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上,还应该在深入挖掘教材思想的前提下,适当引入一些思维含量较高的、且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点的思考探究中拓宽思维、完善认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索时,必须把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作为教学方向,做好备课工作、创设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敏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课堂交流”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9(Z1):90-95.
[2]任占杰.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育,2017(Z3):9-12.
[3]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6-58.
[4]魏悦心,马云鹏.基于数学本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01):2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