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综合设计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董燕琴
[导读] 多媒体课件有形有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件的运用,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现代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主要原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董燕琴   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  427000
【摘要】多媒体课件有形有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件的运用,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现代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主要原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的有效策略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88-02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一、现代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研究
        多媒体课件进人数学课堂,把师生带人一个更广阅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世界,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更全面的说明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非常重要,但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进人数学课堂,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宰,更不能代替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只能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必要的补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的交流,是灵活多变的,其教学过程无法预计。而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软件,其执行的过程是不变的。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休课件肯定也不可能设计到课堂教学变化的各种情况,以及根据各种情况所做的各种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二、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主要原则
        1.遵循中学数学课本内容的原则。
        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依托是中学课本,教师不能想怎么制作就怎么制作。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服务数学课程教学,如果脱离了课本为依据,多媒体的教学就会偏离原先应有的轨道,容易引发教学误区。所以,教师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多媒体的制作内容,不可任凭主观思维,随意制作,比如说毫无侧重这个误区,还有知识不连贯这个问题,知识点紊乱等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本内容顺序进行有序课件制作,重点内容细化,遇到学过的知识点可以设置巩固内容,教师在依课本而定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发挥。
        2.遵循中学数学学生主体的原则。
        中学数学教学杜绝“填鸭”式教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设计,使数学思维更好地适应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如果课件制作水平过高,学生将会知难而退,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如果课件制作过于简单,学生反而觉得缺乏挑战性。因此,中学课件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作定时总结和定时分析,不断优化课堂。
        3.遵循中学数学大纲要求的原则。
        课件制作也要遵循数学教学理念,所谓教学理念是指:首先要以提升学生课堂兴趣为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再者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挖掘,数学课件的形式可以以提问式或者引导式,目的是为了挖掘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在头脑中构建一个专属知识体系。
        最后应该注重知识的内涵介绍,了解初中数学的本质,从而注意创新思维的挖掘和培养。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的有效策略
        1.课件“应充分表现数学的动态性。
        课件设计要能够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利用制作的课件,把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果变成动态的展示过程,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规律理解得更快、更深刻。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升华,随着演示状态的运动与变化,学生逐步能够运用运动与变化、量变与质变的观点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规律。如在教学“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内容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制作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动画演示过程。
        2.课件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课件的制作应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能够解决在黑板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在几何教学中,在黑板上很难用画图准确表述“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我们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工具,使三角形的形状不断地发生变化,就可以动态地演示出“任意三角形”这一概念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工具,可以分别测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本质属性始终保持不变。通过这样的变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本质属性的理解,并强化记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边形、特殊四边形、正多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3.课件应有利于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黑板的局限性,很难用连续、变化的图形揭示数学关系及其规律,如任意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内在的本质属性。而利用计算机的画图工具,可拖动任意四边形的一个顶点,(或利用动画功能)使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利用计算工具将其各边的长、各个内角显示出来,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性质。运用此类方法,还可以讲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
        4.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意设计开放型问题。在课件的设计中,要注意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对探究的问题不给出问题的结论,由学生独自演示课件,可结合图形去猜想结论,用测量、计算工具去验证结论,再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将其规律或各种关系表述出来,最后进行推证。
        5.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操作,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不能只满足教师的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在演示中观察,并猜想结论,利用度量工具、计算验证结论,进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主动发现与寻找规律性的良好意识。
        总之,恰当地把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开拓学生视野,能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但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应该适可而止,决不是多多益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需要来使用多媒体课件;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选用也要恰当,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刻意为之,而应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素芬.数学课件设计中降低认知负荷的有效策略——以初中教学PPT设计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5,(32),47-53.
[2]朱秀梅.唐剑岚 陈霞 优化数学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基于双重编码理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8),12.
[3]陈贵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初中数学PPT课件设计[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