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赵丽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赵丽
[导读]

赵丽    广西岑溪市实验小学
        【摘要】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教师就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就是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送给每一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理,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一、让教材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学、乐中学。
        二、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四、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活起来。
        【关键词】数学课堂;玩中学;民主;动手操作;轻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97-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不断展现生命的活力,从而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理解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成长,让他们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教师就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就是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送给每一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理,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一、让教材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学、乐中学。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都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胆用活例题、习题,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我设计这样的一道开放题:小丽和小青同时从学校出发,小丽每分钟走60米,小青每分钟走70米,1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由于“相遇问题”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只从“相背而行”这一思考角度得出(60+70)×10=1300(米)这一结论。思维一时受阻,我就及时启发他们,画图帮助思考,学生思路拓展开来,又得出以下两种结论。(1)如果小丽和小青走的方向为“相向而行”则(70-60)×10=100(米)。(2)如果既不是“相向而行”又不是“同向而行”则答案是介于“1300米”和“100米”之间的无数个。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既惊讶又欣喜,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
        二、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只有让课堂活起来,才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地位,做学习主人。


如:在教学《统计》时,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统计各种熟悉的几何图形的个数。课堂中,让学生分四组统计文具的个数,统计收集来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学生都积极地投入每一项统计活动。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统计任务。在这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统计思想的熏陶。经过小组汇报交流,使学生对统计中的数据整理与归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置于游戏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数学课堂就会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主动地进行学习。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走进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时,我设计邮递员分信的小游戏。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当信,在黑板上画好“0到10”的信箱。请全班小朋友送信,每人送几次。看谁又对又快,不把信送错送丢。这个游戏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整理了知识,并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我又组织了“采花蜜”游戏,先在屏幕上投出一张画有许多蜜蜂在采花的美丽图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兴趣:然后给小朋友发写好的算式:7+3 、10-2 、10-7 、4+6 、5+5 、10-6 、10+0 、10-9 、8+2 、10-10 、9-5 、0+4 、8+4 、1+9 、的卡片。并给小朋友戴上“小蜜蜂”的头饰,表示他们是有任务的“小蜜蜂”迈着轻盈舞步“飞”到有算式结果的“花朵”前。面向同学让大家评议,看哪只“小蜜蜂”采得又快又好。只有让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才能让生在乐中求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 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活起来。行的,再好好想想,老师相信你!”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来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说得多好呀,多响亮呀!”在教师暧暖的爱意中,学生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学习和发展。
        如:在教学《认识前后》这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森林运动会”的故事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动物?同学们,你们喜欢的动物可真不少呀,老师要告诉你们,你们所喜欢的动物要在森林里举行一次盛大的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好吧吗?瞧,比赛开始了(用微机演示梅花鹿、小松鼠、小白兔、乌龟、蜗牛等动物赛跑的紧张的场面,并同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誰跑在最前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抓住了这一机会,提出了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见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竞争中进步。人在竞争氛围的积极性远远高出平时,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上组织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比赛,答案接力比赛等。会使本来枯燥单调的数学内容在学生间相互竞争所产生热烈的情绪中得到落实,对激励学生中等以上的同学尤其有效,因为它使学生活动更丰富有刺激性、挑战性和参与性,从而引发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就能发学为乐。而假如没有学习爱好的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枯燥无味,也就不可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布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爱好。只要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只有让课堂快乐起来,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地位,做学习主人。学生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让课堂快乐起来,让学生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才,才能把祖国未来的花朵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数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