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林芳
[导读]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当中,我国的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基于我国人口的压力,我国不得不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选拔人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也更加重视学生的书面教育,这就导致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教学得不到重视,甚至有时被忽略,长期发展下去,必定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角度出发,旨在解决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小

林芳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团小学  广西  南宁  530201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当中,我国的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基于我国人口的压力,我国不得不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选拔人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也更加重视学生的书面教育,这就导致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教学得不到重视,甚至有时被忽略,长期发展下去,必定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角度出发,旨在解决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95-01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国家对于各领域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当下教育模式正好和社会需要相冲突,当前社会更加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导致近几年小学教育收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朗读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听说读写当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急需各种对策解决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关语文朗读教学的概述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教学并不字面意义上教师带领学生简单朗诵,朗读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讲是学生能够从不同技巧欣赏文学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朗读教学内涵并不知识简单朗读这么简单,朗读教学需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朗读教学更注重学生情感的积累和表达,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需要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声音当中,这种情感需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自行体会,朗读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作者内心想法的过程,学生以朗读的形式和作者进行对话,这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学生用朗读的形式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了有声的语言,这更能证明朗读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性[1]。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过于重视朗读教学的技巧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更注重书面形式的教育,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所导致的,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只会着重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句子的停顿、语速的变化、字词的重音都是朗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从本质上讲,要想掌握这些朗读技巧,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于朗读的认识,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这样学生在后期的朗读学习中就能掌握这些朗读技巧,可是教师实际的朗读教学背离了朗读教学应有的轨道,为了学生快速掌握朗读方面的学习,教师只注重了技巧教学,而忽略了情感表达,朗读的内涵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可教师往往忽视朗读的情感和内涵,只注重朗读的技巧性,如果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学习朗读,那么学生永远掌握不了阅读的内涵[2]。



        (二)小学语文对于朗读教学的忽视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做成部分,而由于教育环境的影响,语文教师们往往重视学生写方面的能力,虽然国家一再提倡学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但是这项措施在真正的实施中却存在各种困难,当下语文教师还是不重视朗读方面的学习,在小学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当中,朗读教学只占了很小的比重,当教师缩短朗读教学的学习时间时,朗读教学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三)小学生缺乏对朗读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自制力,学生们对于学习的认知也停留在粗浅的层面,对于学生来说,朗读教学的模式太过乏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朗读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的发生[3]。
        三、增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需要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若是教师一味的追求朗读的技巧性,那么最后会得不偿失。朗读教学应当以学生为重心,在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和词语的含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小学生会遇到不同主题的文章,每个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也不同,那么自然体会文章情感的方式也不同,教师需要将不同的文章进行分类,根据文章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完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提高学生对于朗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加主动的学习朗读的知识,朗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最大受益者也是学生,因此培养学生对于朗读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单方面的朗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始终是被动的,只有使学生积极的探索朗读的学习方式,才能够强化朗读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当中存在许多困难,这些困难或多或少都会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受到影响,只有认真分析了这些困难,才能保证学生能从朗读教学当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196-197.
[2]汪荣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进展,2018(7):108-108.
[3]万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校园:阅读版,2018(2):1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