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杨苗
[导读] 初中生由于生活与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务必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心理方面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此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 【

杨苗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白关镇初级中学  甘肃  陇南  742200
【摘要】初中生由于生活与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务必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心理方面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此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改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37-01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发展,教育部门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因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阶段依然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务必重视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作出积极分析,并探索科学合理的改进策略,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更为关注和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相应的忽视,并未对学生予以科学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重视学生面对考试与学习压力或是其他心理问题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科学正确的有效疏导,久而久之使心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1]。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学校方面未能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充分关注和重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学校尽管设置心理辅导室,不过主要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因为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做出正确诊断以及疏导,或是教师对有关心理理论知识采取生搬硬套,无法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出有效解决,致使学生心理健康更为严重,对学生接受科学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制约影响。
        (三)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阶段,由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存在相应的不足,教学理念无法得到有效的转变和革新。开展教学期间,部分教授受传统教育理念产生的影响,思想理念较为落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忽视,并未对教学理念做出及时更新。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不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无法保持良好的责任心与耐心,教学理念无法做出相应的转变和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改建策略
        (一)学校应提高重视程度
        有关部门与学校方面,务必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有效支持,方可使心理健康教育位于初中教育教学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学校方面务必对传统观念做出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同学科教育保持一视同仁,并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对初中生做出深入分析了解,基于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小组成员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责做出充分明确与有效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以顺利开展[2]。
        (二)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若想发挥着真正的关键作用,同专业教师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学校应重视组建专业知识充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返聘,同时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教育培训,使教师能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做出熟悉与掌握。同时,可构建心理教学平台,使各科教师能够积极做出交流探讨,对学生心理情况做出充分了解,不断强化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最为关键的则在于,教师应重视对保密条例的有效落实执行,对学生心理方面问题进行保密,增强学生信任感。例如,对初中学生存在的学习嫉妒心理,若某位学生向心理教师说出自己妒忌的学习对象时,教师切勿继续进行追问,而需对学生的倾诉做出仔细倾听,并对学生做出心理疏导,告知学生存在嫉妒心属于正常心态,有了嫉妒心理,同样会使激励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正确利用它,对自身形成促进作用。如此,通过对学生做出科学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有利于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务必重视组件专业师资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对自身教学理念做出转变与革新,通过对传统理念的革新与转变,方可引导学生对心理问题做出正确认识,并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心理问题,并了解到心理问题属于人们成长中需要经历的过程,存在心理问题并不属于羞耻的事情,应该敢于正视和积极面对。通过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革新,使教师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更加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优化创新,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漫长且复杂的教育过程,有关部门与学校以及教学务必加以充分关注和重视,传统教学理念做出创新,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三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行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国培训,2015,000(014):P.230-231.
[2]颉春生.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4,138(03):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