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袁龙
[导读]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现状,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实力高的人才。初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前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综合实力的关键,需要体育老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袁龙     曲江第一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现状,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实力高的人才。初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前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综合实力的关键,需要体育老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36-01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应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敢于向困难挑战,并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对体育训练课的学习热情,离不开体育老师的引导。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在体育课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初中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关注自我发展,自主创造,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反映了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社会与国家认同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对于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核心素养贯穿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更新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小到个人需求,大到社会,国家,甚至是全球化需求,是所有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品格。
        二、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大部分课程都是浅层化和碎片化,各个学段体育训练项目内容关联性不强,课程内容还存在“标准”和“考试”,方面的问题,虽然能够促使学校体育课程的改善,但也导致了教学内容很难落到实处,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二)师资力量薄弱
        初中体育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先锋”,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健康的教育知识,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教学,示范各项运动技能的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学生学习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的职业你能力水平,需要提高。


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偏差,教师运动能力不够,基础知识储备薄弱,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大专或者本科毕业,很少有高素质学历。由于教育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在质量上和专业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体育锻炼,运动意识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初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新联中来,必须要从根本上认知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目前,还有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意识不高,很多学生不愿运动,对体育训练没有兴趣。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另一方是自身意识不强,当代很多学生都是“低头族”、“宅男”、“宅女”,这种消极,懈怠的思想都不利于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初中体育学科渗透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策略
        (一)加强师资力量,创新课程体系
        孔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体育技能。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更要改进教学方法,抓好教学,完善课程体系。体育教师要把核心素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培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体育是培养初中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在体育课训练中应是主动积极的。教师要突破思维,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体育训练的气氛,让学生积极热血的参加体育训练。在初中学习任务繁重的阶段,让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放松,休养的课程。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热情,在体育训练中,培养核心素养。例如,跑步、跳高,百米跨栏、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等,教师要专业的将理论要领,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勇敢,机智,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和同学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三)积极开展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学生,沉着冷静、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团队精神、班级凝聚力等品质,参赛学生受到纪律的约束,裁判人员执法的制约,观众的监督,在比赛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控制个人情绪、增强自制力的能力。
        四、结束语
        体魄强健是学习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养成健康运动以及提升体育精神品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项敏玉,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1)
[2]梁志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体育时空,2016(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