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整理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叶超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整理和复习课是必不可缺少的,能够帮助学生对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自己的框架,从而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与知识之间真正的建构起一种联系,帮助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整理复习课仍然是我们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薄弱点,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关的策略,来进一步促进整理复习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发展,促进学生深化学习效果。

叶超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整理和复习课是必不可缺少的,能够帮助学生对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自己的框架,从而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与知识之间真正的建构起一种联系,帮助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整理复习课仍然是我们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薄弱点,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关的策略,来进一步促进整理复习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发展,促进学生深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整理复习;教学策略;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28-01

        一、引言
        在这里我们所讲到的数学复习课就是把我们在日常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数学方法,例如比较,归纳,能够帮助学生联系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框架,在已有的学习水平下,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但是在目前有些教师对数学复习课的认知不够,出现了复习的偏差,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讲解和复习的过程中,而没有深刻地去挖掘它知识的真正应用,流于形式而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开展相关的策略来进行重塑价值。
        二、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一)观念落后,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当代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要对复习课进行一个改革,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对知识的复习,而应该更好的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应用。在过去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复习,过分注重对知识点的背诵和掌握,导致没有把学生真正的思维和潜能发挥出来。
        (二)缺乏研讨机会,受到进度限制
        数学的教学后要进行复习总结,总复习是每个单个复习的总和,在此基础上要进行系统的复习,但是在实际情况上,数学整理复习课大多受到教学进度的限制,很少有时间来进行整体系统的复习,而且缺乏一些研讨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三)理念浮于表面,缺乏应用与实践
        虽然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时候,做到了我们复习的四部分,也就是回忆知识点、整理并进行反思、升华,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去运用起来,复习课对于普通的教师来说,就是练习课,没有真正地达到复习的目的,这是由于教师的理念相对于肤浅,浮于表面,只有片面的展开教学而没有真正地付诸教学中。
        三、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
        我们要想更好地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就必须对整理和复习课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回忆知识要点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回忆他们所学过的知识点。如果只是让学生凭空去进行回忆的话,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不能够梳理出它们的结构,当我们把一个情境与知识点进行融合的时候,学生可以以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知的知识经验来为基础,创设一个有效情境,顺利地对知识点进行再现。



        (二)引领知识联系,搭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的重要部分就是进行整理,要知道复习课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联系复杂,我们要想掌握知识点,就要理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体系,逐步完善我们的认知结构。
        (三)拓展思维训练,深化知识挖掘
        复习课不只是要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还要进行练习,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发展,对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弱项不断地进行练习,深化他们的能力和认知体系。学生之间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训练他们解题的方法,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多种解决途径。
        (四)复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在进行整理复习课的时候,我们要从重点内容入手,要把教材隐藏的知识点都挖掘出来,因此,我们要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进行复习,同时我们要采取多种复习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保持复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抄不漏抄。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不仅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也要求学生认真、严格、刻苦,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效果不佳的原因。同时,我们也采取了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去促进学生复习的效果,我们教师首先要制定相关的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复习的进度之中,能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真正的好的整理复习课不仅仅是要把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还要从多角度多种思维来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使他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玲.小学高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76.
[2]张彩华.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有效教学教法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33.
[3]周智.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