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胡光云
[导读] 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加关注,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由此可见,在对于高中生的日常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该渗透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胡光云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  云南  文山  663100
【摘要】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加关注,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由此可见,在对于高中生的日常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该渗透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041-01

        引言
        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教育者们逐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日常教育的渗透程度。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以后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经受得住未来的各种考验和磨难。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同样也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对象,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育时,加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使得学生在收获课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长期地主导着人的地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也是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有关地理地专业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思想的影响,往往认为高中时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任务,地理教师自己要做的,只是给学生教授地理知识,完成课本内容。由于许多教师被这种固有认识所主宰,导致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得到普及,长期将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二)渗透技巧问题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应当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有规划地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能急功近利。在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向学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找准时机,合理地在课堂上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尽量建立在有关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带给学生一种间接感,而不是对学生产生直接性的冲击。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把握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时机,就需要教师对渗透技巧的问题多加考虑。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对于我国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地理学科没有被列入中考的考试科目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并没有予以较高的重视,使得他们地理知识的基础薄弱,导致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无法理解地里的相关知识,逐渐对地理学科失去兴趣。高中地理科目的逻辑性较强,知识较为抽象,导致许多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就给地理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挑战。教师需要通过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良好的解决方案。
        (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目前,我们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今后的教育中,应当加强对以往观念的转变。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要教授日常课堂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1]。教师应当先具备健康教育观念,才能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动向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讨论心理健康对于学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邀请本班心理健康的学生上台进行发言,分享他们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
        (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教师应当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设置相关的地理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拥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心理素质。
        地理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有些知识非常的抽象,例如在必修一课本中,地球公转自转以及世界上各个地区的时差,地球上的洋流运转以及时区的计算等[2]。由于这些知识过于抽象,如果缺乏实践活动的支持,学生势必不能对这些知识有透彻的理解,教学的效率也会降低。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地理科目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物。比如,可以设置有关地理气象观测活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对气候的真实考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地理知识,也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对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地理课堂上,应该逐渐渗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渗透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拥有健康心理的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也渗透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乐趣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刘秀.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现代交际, 2017, 447(01):150.
[2]唐兆亮. 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11):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