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刘春
[导读] 怀孕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大部分准妈妈们为了保证胎儿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充足的营养来源
刘春  
(宁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宁南615400)
怀孕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大部分准妈妈们为了保证胎儿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充足的营养来源,都在妊娠期间大补特补,高能量、高营养、高糖分的食物不断,不仅准妈妈这样想,就连家人也赞同孕妇应该多补补营养,别让胎儿“饿着”。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虽然胎儿的成长需要母体为其提供各种营养成分,这时准妈妈确实需要补充营养,但是却不是让孕妇吃得太好,导致营养过剩,如果再加上大部分孕妇缺乏必要的锻炼,体内的营养、糖分消化吸收不完,就有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一、三分钟了解妊娠期糖尿病
 
 
(一)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娠期糖尿病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患者在妊娠前就确诊为糖尿病,这种症状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二是患者在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过程中才出现或被确诊糖尿病的症状,我们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孕妇患有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的内容。
实际上大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怀孕前没有糖尿病史,也不存在血糖异常现象,都是在妊娠期间,没有注意营养的摄入,再加上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准妈妈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
(二)高危人群:1.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2.有糖尿病家族史;3.有异常分娩经历的孕妇;4.孕妇自身肥胖;5.孕妇羊水过多。
(三)患病率: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孕期病,平均每五个孕妇中就有一个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四)表现症状:孕妇在妊娠中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的糖尿病常见症状,有时会有头晕乏力、羊水过多的现象,因此孕妇定期体检很重要。
二、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一)胎儿巨大化:母体患有糖尿病,会使胎儿对糖分的吸收量过多,尤其是在孕晚期,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更多的糖分导致胎儿巨大,会使孕妇顺产更加困难。
(二)胎儿死亡率增高
孕妇的血糖水平与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因高血糖,很可能会使母体胎盘供氧不足,胎儿长期缺氧,后果非常严重。
(三)新生儿低血糖
当母体血糖较高时,胎儿为了适应这一环境,就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会导致胎儿在出生后,患上高胰岛素血症,从而频发低血糖症状。
(四)新生儿黄疸或畸形
孕妇血糖偏高,胎儿会处于缺氧状态,情况严重的会导致胎儿死亡,不严重的也会使胎儿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增多并不断被破坏,引发新生儿黄疸症,甚至会造成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如脑积水、脊柱裂等。
三、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准妈妈之所以在妊娠期容易患上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在该过程中孕妇生理机能上的变化,如糖量摄取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等,这种生理变化再加上大部分孕妇没有健康的饮食配方,在能量补充中过量或营养配比失衡等,就很容易使孕妇出现高血糖、糖尿病病症。这是如今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就存在糖尿病诱发因素,如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等,这些本身就是糖尿病高发的人群,在妊娠期间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需要提前做好备孕准备。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产后护理
(一)妊娠期糖尿病日常预防
1.饮食方面
 
 
妊娠期间的准妈妈们要有一份健康的饮食食谱,每天既要有充足的能量补充,又要保证营养搭配合理,不能少吃,自然也不能多吃。一般来说可以少餐多吃,尽量避开高糖食物,并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做好饮食调整,根据胎儿的需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牛奶等,补充必要元素,如钙、铁、维生素等,如钙片、水果等。另外可以保持少量的锻炼,饭后散步等,对准妈妈和胎儿都有好处。    
2体重控制方面
 
孕妇在整个妊娠期的体重增长应该处于正常范围,一般在妊娠早期体重增长2公斤左右,孕中期以后,每周会增长0.3-0.5公斤左右,最终整个孕期孕妇体重增长在10-12公斤属于健康范畴。如不在这个范畴内,准妈妈们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断,判断原因。
(二)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大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血糖都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其在产后5-10年内会有糖尿病复发现象。因此,各位准妈妈们,只要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那么在产后一定要坚持体检习惯,控制好自身的血糖状况,同时最好能保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各位准妈妈或者正在备孕的女性朋友,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饮食平衡,以便保证胎儿能不受任何影响的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