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高玉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高玉
[导读]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观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观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确保课堂组织连贯一致,具有灵活性,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时间教学指导方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学习效率
引言
        初中数学是集实践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就业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创设具有操作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潜移默化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反思教学时间,不断的更新教学过程,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教学前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小组合作方法,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通常会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融入到小组合作当中,提升学生的小组探究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切实反馈,制定出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和互动。
        例如:教师在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来逐步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提升小组整体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本书当中设下a2+b2=c2,让学生证明这个公式是否成立,并且从课本当中寻找符合这一类公式的平面图形构成条件,在分组教学当中让学生学会积极的互动,并且设计小组长,纪律委员和主持人等一系列的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当中把握问题和知识。教师要时刻的关注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实际动态,并且询问学生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的回答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将教师所提问问题与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能力,激发学生在组内的探究积极性。
        二、巧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主动回答问题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化的事例来主动的探究这些知识,并且向学生播放生活化的视频,当自己的家人过生日时用刀切圆圆的蛋糕将蛋糕切开,使学生能够对于该视频进行思考,让学生将刀看作直线,将蛋糕比喻成一个圆,并且让学生从书本当中寻找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概念,使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事例,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教师也要善于探究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动态,让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三、运用数据结合,提高学生做题效率
        数形结合的数学教学形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把握数学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探究当中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学结合来纠正学生在学习当中的错误点,逐步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计算完全平方和时很容易将加号变成减号,此案造成计算错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探究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在操作当中向学生展示,在一个长为(a+b)的矩形鱼缸当中铺一层细沙,试问运用作图的方法探究鱼缸的底面积,教师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学生大胆的进行互动和交流,积极的展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成果,并且询问学生自己在探究问题当中的发现,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树立科学学习思想。教师也可以在本节课授课过程当中让学生直观的观看出图形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善于利用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既能够加深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时,让学生在情景当中更好的感悟数学内容,由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密切关联性。教师就可以将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各项事物来进行以下的结合,并且让学生在清理当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率》,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当中抽奖中彩票的事例结合数学内容让学生感知数学概念,使学生通过对生活化的知识进行数学化探索,逐步的提高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把握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抽奖的人和卖彩票的人,并且设计不同概率的彩票,提高学生对于概率知识的把握能力,逐步的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思想。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以及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1):142.
        [2]赵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284.
        [3]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06):65.
        [4]解祥海.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意识培养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7(22):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