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现实(简称AR)是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成长的新技术,它利用真实场景的虚拟对象“强化”显示技术。作为一种建立多媒体感官刺激的理想幼儿教育环境的技术手段。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分别在中班和大班开展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形成一定的活动设计范式,发现幼儿对活动兴趣浓厚。
关键词:增强现实;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一、绪论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也由此产生影响。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要求课程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实施手段都应符合促进“信息”型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也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虚拟现实(简称VR)是当前比较新颖的一种模拟现实技术,它的本质是使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仿真的立体模式的虚拟环境,给用户带来一种视、听感觉,从而使用户置身其中的虚拟世界场景。增强现实因具有虚实结合、三维注册、实时互动的技术特点,在国外被作为一种建立多媒体感官刺激的理想幼儿教育环境的技术手段。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柯桥区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投入4000万元配备了电子白板、智慧教室固定移动录播系统、电子书包项目和视频教育“云平台”等先进教学设备,并都投入使用,成功创建省第二批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区,提高了全区学校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实现100%,区域教育质量水平领跑全省。近日,14个浙江省第二批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名单公布,柯桥区位列其中,这意味着柯桥区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大多数的幼儿园基本配备了触摸屏液晶电视、多媒体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的幼儿园班级配备IPAD等等。通过对中大班的幼儿教师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于目前信息技术硬件条件满意度达到90%以上,但是在教育软件和课程开发与使用上,80%的教师表示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参与网上资源,75%的人希望能够有优质课程资源库,60%的教师希望提供培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
总体而言,幼儿园已经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但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在幼儿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是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和教学需求的。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在一个柯桥典型的H幼儿园进行,这是一所供3-6岁幼儿就读的公办幼儿园。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台电脑,一台智能多媒体电视机以及一部iPad。
本次研究地对象为30名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所有的成人和幼儿都有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经验,但是都没有使用AR技术的经验。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提出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并结合增强现实的教育特征以及幼儿美术的特征,构建出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该流程为具体活动案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设计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专题教学活动。本次研究主要会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利用一款增强现实软件colAR mix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内容由Puteko Limited:colAR mix(http://colar.app.com/)提供。这款应用同时能应用于安卓和苹果系统,能够将2D的涂色内容转化为3D模型。我们采用全班集体授课和小团体授课两种方式,并精心设计3个colAR mix专题教学活动,计划在两周时间内完成。每个活动在20-30分钟之间。
三、研究结果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已有研究在梳理活动理论和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将两者相结合提出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然后以库伯的体验学习圈为基础,结合提出的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构建出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模式,最后结合增强现实的教育特征以及幼儿美术的特征,构建出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该流程为下文活动案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一)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探讨
增强现实能够支持学习情境的创设,丰富学习活动的形式。参照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模式,结合增强现实教育的特征和幼儿美术的特征,提出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本活动流程主要从前期分析、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具体又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前期分析与活动设计属于教师活动,而活动实施包括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前期分析是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与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目标为学习活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学习目标是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第一步。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他主要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对学习目标进行了划分。此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主要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进行学习目标的确立,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中梳理出幼儿美术教育的学习目标。
(二)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
本研究选择作为增强现实学习资源,并利用相关的资源设计了2个案例,分别是大班《魔法美术室》、小班《3D美术室》,结合前文的学习活动框架,经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课堂实录)
类型一:集体教学
第1步:教师展示本课堂的涂色资料,并由幼儿自主选择。
第2步:幼儿选择不同的蜡笔进行涂色,完成作品。
第3步:让幼儿在同伴面前介绍作品。
第4步:在IAPD上借助软件展示幼儿作品。
第5步:幼儿自主尝试操作步骤。
第6步:鼓励幼儿展示她们在AR作品上所看到/听到的画面。
类型二 小组活动
第1步:“dot day”自由底板。
第2步:幼儿适用不同工具天马行空。
第3步:每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的“dot day”;并自主使用iPad展示他们的AR作品。
AR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应用于教学,带给幼儿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实现自我学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这个礼物真的太神奇了!”、“这个作品我可以带回家吗?”小班的宝贝们惊叹着,普通的作品也成为了它们珍贵的礼物;“老师,这个是什么软件?”我们班的娃让我们帮忙来问一下,一位大班的老师向我问道,孩子们纷纷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帮忙下载软件,在家也可以玩AR技术。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践中,验证了“将增强现实技术研宂结果显示将AR技术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能够明显地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涂色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一研究成果,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增强现实幼儿美术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教案和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小玉.微课助推幼儿园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J].学周刊,2020(0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