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蒋雄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蒋雄
[导读] 数学逻辑性很强,而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缺很薄弱。
        摘  要:数学逻辑性很强,而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缺很薄弱。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有效的对教学效果进行提高,教师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应该在依托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的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不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强化,让学生可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运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期间,除了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之外,还应该有效的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在以往的教学期间,教师通常会采用填鸭式以及说教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常常受到约束,不能够科学的进行创新,学习兴趣也较为低下,十分被动。因而,为了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科学的对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合理的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必要性分析
        第一,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等学科不同,数学学习的内容十分抽象,并且在理解层面上,也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小,所以对于数学的兴趣往往相对较低[1]。因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以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可以主动的进行学习。
        第二,能够让数学内容更加直观化。通过分析,数学课本的内容抽象,整体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够较为正确的办法,合理的展开教学,那么教学水平一定不会提高。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具体的生活问题,教师可以十分生动的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期间,可以相对容易,从而更好且更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一)将情境内容变得生活化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和开展过程中,其知识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科学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有针对性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可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亲切的感受到熟悉的生活氛围,并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有效的对生活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2]。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应该深入的对学生个性进行了解。因为每位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其特点也会存在差异。因而,教师在对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解,合理的对情境进行选择。

比如:教师在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时间以及把握时间。诸如:小明制定了时间表,每天早上6:00起床,15分钟洗漱时间,10分钟吃饭时间,5分钟收拾书包的时间,然后出门去学校。而小红同学制定上学时间表,每天早上6:10起床,15分钟洗漱时间,15分钟吃饭时间,10分钟收拾书包时间,然后出门上学七。通过对比,教师让学生说出哪一位学生的时间安排相对合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对时间进行利用。
(二)强化教学实践性
        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其来源于生活,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期间,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可以积极的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其从中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3]。比如:教师在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讲解期间,可以举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例子,包括:文具盒,黑板等,让学生联想以及寻找,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到学习图形的状态中,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通过学习形状的大小来对比,让学生来进行面积计算,通过对图形的有效测量,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也会提升,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将情境时代化
        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让生活情景的创设能够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喜欢潮流的东西,尤其是对于网络接触时间相对较多。因而,教师应该依照学习熟悉的环境,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解。比如:很多学生喜欢游戏,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游戏环节,如在对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统计”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玩游戏的时间以及类型,动手让学生做一做,也可以让学生统计运动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统计的作用,能够明确自己玩游戏的时间是否合理,运动的时间是否科学,然后科学的进行调整。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依照教学内容,科学的对生活情景进行创设,除了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提升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确保其可以主动的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同时,强化对生活情境的创设,还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合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为学生今后系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克军.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30):102.
[2]王托喜.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72.
[3]潘明华.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9(26):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