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人民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逐渐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小学数学课堂对于信息技术的融入有过了多次探究,本文再次就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与研究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正式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更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其次,学生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
二、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还没有融入其中,致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2.1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正式接触教育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方面都存在一些挑战。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没有深层的理解;另一方面,小学数学学科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和思考的能力,而小学生刚开始正式接触正式的数学课堂教学,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尚未形成。这些原因都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积极的态度,也妨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2以往的教学模式无法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过于依赖课本教材。致使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多少内容,学生就学习多少内容;教师专注于授课,学生专注于听讲。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的减少了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时间,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学生合作探究时间,使得整堂课学习过程中没有活泼的氛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讲课没有激情。
2.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专注于自己的讲课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却无法表达,因而致使学生没有兴趣继续听课。
2.4教学资源不足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专注于课本教材和参考资料,没有通过多手段去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这会影响学生视野的拓宽和学习知识的全面性,严重阻碍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
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得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并进一步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得到发展,首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下载一些生动活泼的动画形象并运用到数学习题中,这种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讲解数学内容的动画视频,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提供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无论是哪个阶段哪种学科,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多种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的备课还是课堂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3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专注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学生只能专注于听讲和记笔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目光转移到多媒体和教师的身上,教师的目光也从课本上移到了学生的身上。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4信息技术的融入方便了学生的课后答疑
小学阶段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外,在课后也要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检测学生一天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没有信息技术融入以前,学生的家庭作业只能靠返校后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这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将答疑过程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发送给家长,学生就可以在家中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家校共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
四、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途径
4.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小学生刚接触正式的学习模式,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以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一堂课的时间为45分钟,而绝大多数小学生无法完成45分钟的学习,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5分钟的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选择生动形象的动物图像来展示数学题目,并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学习。生动形象的动物图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而抢答的方式可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4.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但有许多问题的解决是需要进行想象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思维不够成熟,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堂课时,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进行平面的讲解,一些空间的位置是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的,学生很难完全理解透彻的;而通过信息技术,就是可以将位置与方向立体化的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观察,优化教学内容。
4.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巩固学习知识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有很多,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习题等下载下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和习题进行充分的应用。另外,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决,网络上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教师在讲解解题方法时,该方法可能只对一部分学生适用,其余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各种解题方法,找到最适合所有学生的一种方法。最适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虽然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削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可能致使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
五、结束语
数学这门课程是我们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的学科,无论是对以后知识的提升还是步入社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小学数学又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它影响着学生以后对数学的认知、掌握和理解,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学习课堂,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玉娟,王向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65-166.
[2]尚景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运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89-91.
[3]赵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