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龄前儿童对于语言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的清楚,长期处于咿呀学语状态下的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认知都是比较单一的。虽然幼儿园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但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开始,一个高质量的学习基础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阶段的儿童教育成果是不可逆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广大幼儿园师生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儿童绘本。儿童绘本因其情节生动,语言简练,画面精美的特质,对幼儿时期的语言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读物;儿童绘本
引言:
语言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工具,也是学习和理解一切新生事物的基础。现在社会竞争压力激烈,很多家长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学习也十分重要。然而总有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在还未入学前就给孩子灌输了一些超越了该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其实,从幼儿园阶段的整体学习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处于一个过渡阶段的,是为了顺利进入小学的准备阶段。
一、引入绘本读物的重要性
据国内外多位专家推论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尤其是语言的学习。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结合一些学生喜爱的工具来进行辅助学习。比如绘本读物,它短小精炼,情景交融,色彩鲜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学习技能。不仅能快速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引入绘本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绘本和其他儿童读物最大的区别,就是:绘本读物不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而生的。它更多的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知识无形的灌输到学生的认知中。
首先是听,听故事是幼儿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有很多学生是听着故事入睡的。故事对于幼儿园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其他的儿童读物中的故事不管是从选材还是情节来说都不能满足这个阶段学生的需求。而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具有很强的文学性,逻辑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序和句法观念,让学生对于语言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其次是读,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所以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绘本情节简单,语言简练。基本上一副图片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也就是一副图片。学生可以根据这两者进行随意的转换。
但要注意的是这是图文转化,不是简单的看图写话。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老师应该培养和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解释同一事物。让学生从此小养成自我判断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绘本读物真正的意义所在。
二、绘本教学实际应用策略
(一)深入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循序渐进
在绘本读物的选择方面要也要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首先需要逐渐的增加难度。在每一个阶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在一开始就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类的读物,选择比较偏向生活化的场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会大大减轻学生的压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等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有了前期大量的积累和沉淀就可以转向新的阶段的学习了。第二年度的学习就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难度,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象力比较丰富。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学性色彩的读物,或者是经典名篇里的故事情节。
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调。
三年级阶段的学习,就可以安排一些自然科学之类的读物。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都比较强烈,文学性的读物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了。他们就像一个会提问的机器一样每天追在家长和老师的背后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之类的读物,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于生活和自然,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互动,开放式提问打破师生之间的障碍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和学生最好的关系就是亦师亦友。虽然说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合理的师生关系。但在这个阶段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中,朋友的成分要比老师的成分对于学生的帮助大的多。老师要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寻求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老师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在利用绘本教学时,老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和学生展开互动。再利用绘本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本绘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展开,对于故事的结局等可以让学生自我发挥,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多元互动,开放式提问打破师生之间的障碍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和学生最好的关系就是亦师亦友。虽然说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合理的师生关系。但在这个阶段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中,朋友的成分要比老师的成分对于学生的帮助大的多。老师要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寻求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老师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在利用绘本教学时,老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和学生展开互动。再利用绘本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本绘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展开,对于故事的结局等可以让学生自我发挥,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通过故事表演,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性格,思维和理解能力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绘本读物的选择方面及时作出调整。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绘本读物的理解,充分发挥其辅助语言教学的功能。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来加深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同学一起完成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三、结束语
总之,语言教学和应用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份额。而幼儿园既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学习和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辅助性教学工具比如:绘本读物的功能。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引导学生对于语言的迁移和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曹英杰.绘本,让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J].考试周刊,2012(58).
[2]吴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03-14.
[3]刘晓玲.浅谈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N].天津教育报,2013-06-07.
[4]佚名.浅析选用幼儿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浙江学前教育网,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