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赖明华
[导读] 在当前,我国的新课改正在深入发展中,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摘要】在当前,我国的新课改正在深入发展中,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基于实际状况提出了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培养;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乏味
在当前,虽然新课程改革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一些教师依然未能实现转变,教学依然是采用口头讲述和板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学科,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十分单调乏味。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习的结果大打折扣。
        (二)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索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边做笔记,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作为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的提问环节也停留在形式上,学生难以有效地思考,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无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在新课标中要求,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践能力低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成绩是作为衡量的标准,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做很多练习,但是没有关注学生的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直接割裂开来,学生只会做题,实际应用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带来丰富的资源库,并且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防止教师重复讲解带来的不足。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给教师带来灵活的备课时间,在课下制作好课件,在课堂上播放,避免了书写板书十分紧张的问题,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活动。
比如,在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物体,播放给学生看,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进行三角形拆分和拼凑的演示,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相关的三角形性质。另外,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提高课堂趣味性。
        (二)教师做好提问和引导,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成为教学的服务者和推动者,不断加强学生的知识探索和研究,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尚在开发中,思考问题容易产生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掌握好课堂的节奏,能够有效地把控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认识分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说:“在我们班级里,有五十个人,包括27个男生和23个女生,这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呢?学生会回答性别,然后在这之后教师提问,还能够按照什么进行分类呢?你们都是怎么对生活中事物进行分类的呢?在这一层层不断深入的提问中引导学生思索,从而掌握了分类的方式和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掌握自主思考的内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固化是存在的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掌握内容侧重点,并且能够关注知识的应用能力,转变过去的题海战术方式,同时把知识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加强他们的知识学习。另外,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实践,用来解决生活的问题。在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地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方程”时,一些方程都是字母和数字,同时又加入未知数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和生活进行联系学习,更无法进行实际的应用。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方程时,可以使用方程代表一些实际的事物,从而能够将方程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让学生表示n张桌子有多少条腿,让学生描述3n可以指代什么,并且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方程知识学习,将其和现实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设置实践作业,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比如在购物时进行钱财和价格的计算,列出等式,使用未知数进行运算。
        (四)加强知识测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测评是必不可少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概念的方式,因此,在教学时间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测评,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概念理解程度。
例如在“线与角”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提前进行一些开放型题目的设置,让学生解答。例如,在考查线段和射线以及直线的定义和特点时,可以给学生选择生活画面,之后让他们回答在图片中有哪些线段,采用这种方式考察学生的定义掌握情况。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定义”考察中,可以提问学生从学校回家的最短的路程,这样都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方式,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将数学素养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加强学生的主动探索研究,将知识和日常的生活有效结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综合能力,而不只是掌握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马玉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0(09):91-92.
[2]梁红梅.思维导图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J].名师在线,2020(08):54-55.
[3]杨万昌.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