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时期的语文课教学领域,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读写模块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综合性的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效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读写融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展开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途径
前言:众所周知,在语文学科范围内读和写两大模块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将读写模块进行有效综合,构建系统性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思路,夯实写作技能基础,从而为其全面提高自身写作素养而奠定丰富的素材储备基础。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初中教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具体包含听说读写四大模块。其中,读写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十分密切,可以说阅读是支撑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而写作能够进一步考察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能力。在素质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了全新的调整和转变[1]。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加强教法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将读写模块进行有效联合开展综合性教学,对促进语文学科实现语文学科实现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利用在阅读过程中所掌握的素材基础,进行自主性的写作创作,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分析
(一)深入阅读,学习基础语言表达方式
为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阅读模块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的设定进行规范。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重点,自主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并且在阅读素材自主分析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表达方式、语言特色进行深入钻研,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
例如,教师在针对《春》这篇课文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学习素材中所包含的语言技巧,如排比,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对事物的描写方式,从语言风格、创作风格等层面进行深入鉴赏和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奠定丰富的知识储备基础。
(二)读写训练,加强仿写、续写训练
为实现以读促写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需要本着读写融合的原则,让学生围绕具体的阅读素材积极开展仿写和续写训练。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写作技巧。夯实学生写作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2]。也能够让学生在仿写续写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情感层面达到有效共鸣。
比如说,教师围绕《济南的冬天》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就该篇文章的表达手法进行仿写训练。围绕自己现实生活中对家乡的感受,利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描写家乡的冬景。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素材的故事基础上,进行自主创编,参与续写训练。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老王》的背景以及逻辑思路进行续写创编。让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得到有效的共鸣。保证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加有深度和高度,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思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
(三)拓展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全面贯彻以读促写全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注重学生阅读素材和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拓展阅读活动当中。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课外书,并且进一步规范自身的阅读习惯[3]。在参与阅读活动当中做好标注和整理,加强阅读笔记的整理,将阅读素材中写作比较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摘抄,作为自身写作的素材依据。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拓展阅读心得,以同伴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彼此分享自身的阅读经验心得和体会。并且就如何优化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一个和谐互动的氛围下,对读写模块的深入探究,以及自我能力习惯的养成加深思想认知。此外,教师将课内外阅读素材进行有效融合,构建群文阅读体系。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对比、归纳的方式进行综合鉴赏和赏析。从不同角度实现学生阅读思维,文学储备以及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四)读后感创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在以读促写思想的支撑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读后感创作活动当中。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心得感悟进行读后感创作,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能够为学生进一步开发写作训练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读后感创作,实现自身写作思路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规范自身的写作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等书籍进行拓展阅读,并书写读后感。或者,鼓励学生以读书日记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对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素材进行定期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的将以读促写功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论:依前所述,读写两大模块在语文课程中存在的关联十分密切,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素质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更新教学思想。本着融合性教学的原则,将读写模块进行有效综合。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加强仿写、续写训练,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拓展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经验,并鼓励学生展开读后感的创作,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进勤.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J].名师在线,2020(06):16-17.
[2]李新成.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名师在线,2019(29):40-41.
[3]石灵芳.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