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曹秀芹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学好语文的前提就是学会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学好语文的前提就是学会阅读。本文联系实际,对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展开探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培养路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而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阅读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只有指导小学生热爱阅读、学会阅读,让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工作方能顺利开展下去。下面联系实际,就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做具体分析。
1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阅读是理解的前提
        小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与他的阅读能力有直接联系。如果阅读能力不强,一篇文章都无法通顺读下来,或是阅读过程中不会抓重点、找不准中心词,那么学习将一无所获。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从而为后期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1.2阅读是表达的基础
        我们常说“言之有物”。 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小学生在表达、写作时要思路清晰,并且所说的话有内容、有思想,不是毫无意义的流水账。那么,“言之有物”中的“物”从哪来呢?还是来自于阅读。试想,如果一个人从没有读过书,那么他的胸中也不会有文墨、腹内不会有知识粮食,所说的话、所写的作文也只能是空泛无意义。因此要想有效表达,就必须阅读。要学会阅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得到启迪与滋润,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2】。
2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2.1转变教学观念
        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功课,是学生学好语文、获得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有部分教师、家长却对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有偏见。认为小学生在校阅读童话书等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不利于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因而不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严重影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阅读喜好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实现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智力、意识行为习惯形成 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为学生灌输一些正确的阅读观念,教授一些正确的阅读方法,于潜移默化间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应指导以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指导学生不仅是在课内有效阅读,更要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教师应明确,广泛的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语言感知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可在班级内设置图书一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课堂,同学之间交换阅读,长此以往,使阅读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习惯。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广泛普及一些课外知识,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之余兴致勃勃地为学生讲一两个小故事,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现象,调动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语文阅读应当是与美的创造有关。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内外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思维更好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实现高效阅读【3】。
2.2积极推荐好书
        冰心曾寄语青少年儿童,要“好读书,读好书”。 在小学阶段阅读一定量的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经验有限,对于书籍了解的也不多,因此很难选择出适合自己阅读的、能为自身带来启发的好书籍。许多学生都是遇到什么就读什么,导致整体的阅读效率不高。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学识来为小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进而有效规避阅读误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档次。如教师可为学生推荐著名儿童作家金波的诗歌选,杨红樱的故事,张丽钧的散文等。这几位作家的许多作品都是围绕青少年的生活、心理所写,文章的难易度也与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相符。在日常多推荐以及引导小学生阅读这类优秀作品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锻炼小学生阅读能力。除了向小学生推荐国内的优秀作品外,教师还可向小学生推荐国外的优秀儿童作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从而开阔眼界,树立多元化思维认知。总而言之,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小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导师。从小广泛阅读名著,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下丰富的文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品位得到培养与提升【4】。
2.3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
 小学生普遍生性好动,喜欢结交伙伴,与伙伴一同娱乐玩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性格特征,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具体如,教师可每周开展一两次“全班共读书”活动。引导小学生共同阅读一两本书,阅读后让小学生一组为单位,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一次角色扮演,扮演结束后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或者是组织学生开展与读书有关的辩论会。如组织学生集中阅读《夏洛的网》这篇文章,阅读前教师给学生展示辩论主题:“夏洛不顾危险帮助威尔伯脱线是不是明智的行为,值不值得”。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后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方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展开辩论。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的理解与言论做过多干扰,而是在维护秩序的同时记录学生的思想观点,在辩论赛的结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及时表扬有独到见解与深刻思想的同学,对学生的阅读成绩做出评价。通过这些阅读活动,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阅读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在积极参与阅读、表演、辩论等过程中,其自身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各项语文学习能力也将得到锻炼与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优秀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表达思想、学好语文。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正确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潘钰壬. 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70-272.
[2]胡永俊.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2):76-77.
[3]姚文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巧妙渗透思索[J].学周刊,2020(12):138-139.
[4]白瑞霞.让语文阅读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2):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