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作者:安敬梅
[导读] 现在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摘要:现在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本文就以初中班主任的角度,主要从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家校联合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教育 师生 榜样 家校
        初中生大部分都处于13~16岁,是学生们身心快速发展但又容易出现不平衡的青春期,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不仅要管好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做好对这一时期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助力学生们德智的双重提升。本文作者立足多年班主任管理经验,对班级德育管理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交流。
        一、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
        班主任之与学生是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人,也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学生们关心最多的人,但是学生们对于班主任还是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距离感,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主动走近学生,并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们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导,促进班级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例如,我身为班主任,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会主动到班上跟学生们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们的喜好,关心学生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以有效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对于班上的后进生,我也会着重给予其关注与关爱,在他们出现错误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先搞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就事论事,不偏袒、不指责。还会经常与后进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尽量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不放弃”,从而放下对老师和同学的戒备和自我保护心理,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慢慢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遵守纪律、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二、切实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领者,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初中生在这一时期的模仿能力极强,极容易被不良行为所影响。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的言行,促进学生们良好道德品格地养成。


        正所谓“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以我自身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为例,我在班上要求学生们做到的事,首先自己都会做到。例如,我要求学生们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每天上学都不能迟到、早退,自己就会每天早早的来上班,而放学时等班上的学生都走了我才会走;要求学生们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我在平时不管是与同事还是与学生们相处时都会注重自己的言行,“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要求学生们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自己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诚实守信,说到就要做到,答应学生们的事更要做到言行一致……总之,在班级德育管理中,我给学生们制定了什么规矩,自己就首先严格遵守什么规矩,力求用自己的行为想象学生们的行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学生们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
        三、实行家校联合德育教育
        虽说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是我们作为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仅仅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我们必须寻求家庭的支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当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形成良性的家校德育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们德育品质地有效提升。
        例如,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经常在微信群里与家长们汇报班级管理/教育工作,还会经常家访、召开家长会,适时地把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内容与家长们分享,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另外还会布置家庭德育教育作业,如母亲节时带领学生们给妈妈制作节日贺卡、感恩节时要求学生们给爸爸/妈妈洗脚、周末休息时让学生们给父母做一顿饭、条件允许的话去了解一下父母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情况,等等,并提前告知家长们德育作业内容,引导家长们与学生一起用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德育践行活动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理解父母工作与生活的不易,有效增进亲子关系,增进亲子交流,还有利于家长们理解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良苦用心,提升家长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助力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地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全面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已成为初中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初中班主任身上必须承担的职责。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在不断优化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要注意当好学生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管好学生们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们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们树立端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林伟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83-83.
        【2】吕清.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践研究[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3):262-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