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作者:赵晋华
[导读] 探究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凸显,并且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有助于学生的综合提升。
         摘要:探究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凸显,并且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有助于学生的综合提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探究教学进行优化,让探究教学能够发挥出其更优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数学实力得到强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教学  优化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探究可以逐渐转化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逐渐发现数学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在探究中,学生的数学实力会逐渐增强,实力越强,难度自然就会越小。为此,教师需要将探究与数学进行很好的融合,并在数学探究教学中,进行不同层次的优化,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数学思维,这对学生的素养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优化探究目标
         探究目标对于探究而言就像是指南针对于在大海上航行的船一样,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如果没有指南针,船很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探究目标,学生很有可能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目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设计探究目标。对于探究目标而言,探究目标越有条理性和层次性,探究就会越顺畅,因此,探究目标的优化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
         例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探究目标,并在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探究目标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展开来说,探究目标是:(一)什么是三角形?(二)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三角形有哪些应用?这三个目标层层递进,在这样的目标下,学生的探究非常顺利,并且,很多学生为自己的探究感到开心。在探究结束之后,我重新将探究目标展示出来,并列出了一定的逻辑关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认识一种新鲜的事物时,一般都要遵循这样的认知逻辑,所以,学生以后在自主设计探究目标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探究的快乐,还能学到设计探究目标的方法。
         二、强化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对于探究而言就像是迷宫寻宝,如果走错路或者绕远,都很有可能错失宝藏。数学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重大的偏差或者错误,很有可能得不到最终的结果,这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打击。因此,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数学探究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进度进行观察,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对他们进行适当地引导。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给自己制定探究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自主探究,看看这部分内容中究竟讲了些什么。从学生开始制定目标的时候,我就在班级中来回走动观察,观察学生制定目标的速度,并观察学生的探究进度。通过观察,我发现了学生的一些问题,并对一些需要立时改正的问题进行了指导,比如,有学生觉得平行四边形可以变形成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应当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致。对此,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对它们的面积进行比较,至于比较的方法,我没有直接说,而是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通过这样的探究和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不易出现较大的失误,探究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精化探究评价
         探究评价对于探究而言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很难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清醒的认知,然清醒的认知对于学生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力,所以,探究评价必不可少。通过探究评价环节,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复盘,进而仔细分析和寻找自己在探究中的优势和劣势。在清楚的认识自己之后,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即让本来就强的方面更强,让薄弱的方面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探究评价时,因为探究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所以对于探究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学生比教师要清楚得多。因此,我让学生先对自己的探究进行评价,并提醒学生不要仅仅在脑海中进行评价,而是要适当将自己的评价写出来,写出来这一行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比如,有学生写到了探究方法,即不要在一个想不通的问题上一直纠结,这样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学生的评价很具体,因此,我的评价偏向于整体,即我先对学生的探究给予了肯定,然后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希望,即希望学生之后的探究更加集中,更加快速,并注重细节。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的探究力会得到强化。
         总而言之,在探究中,学生会占据主动地位,主动比被动效果更好。所以,在数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探究、如何提升探究效果、如何增强探究速度等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进行锻炼,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磨练中,获得数学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玉. 探究式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与学效果影响的行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张正玉.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