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较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知识,高中的数学知识显得更加抽象和复杂,学生如果没有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思维能力,他们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就不会变得轻松和顺利。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并且不断研究有效的培养策略。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提出了设计分层问题、注重思维拓展和引导学生反思三种策略。接下来笔者就会和各位高中数学教师一起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教学;高中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了思维能力的加持,那他们就只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所产生的弊端就是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并且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如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学习基础等。这样的话,教师才能够研究出被学生轻松接受的培养策略。
一、设计分层问题,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此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因为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此过程中,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思考,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来为他们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因此得到激发。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对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函数图像,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这几幅图像都分别有着怎样的特征?2、你们能够从它们的共同特征中概括出函数的基本性质吗?第一个问题是比较简单的,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学生有所思考。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不管学生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起码他们有了思考的动作,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得到了激发。
二、注重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做呢?此时他们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机会,并且在其中融入竞争因素。这样的话,注意力不集中和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去进行思维的扩展。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不过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他们需要保持竞争的科学合理性,而不是让学生陷入过度的竞争中无法自拔。例如:高中数学的题型是复杂多变的,解法也是各种各样的。因而笔者在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就会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进行思考,进而在思维的不断拓展中寻求新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笔者就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思考和探究。但为了防止学生浑水摸鱼,笔者就会让小组内所有的成员最少都必须提供一种解题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笔者就会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竞争小组。为了防止学生在竞争中出现不恰当的行为,笔者就会在小组中设置一名监督员,进而对竞争小组的成员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该小组的成绩就会作废。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努力发散自己的思维,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因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优点和缺陷时,他们就能够对前者加以发扬,对后者加以改善。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但学生并没有重视反思这一环节,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安排严格的反思计划,并且用奖励和惩罚来对学生进行督促。例如:笔者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就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该节课中的各种行为,如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困惑的知识有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会产生困惑、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收获等等。然后笔者就会让学生将自己的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并要求他们的记录中包含在学习中的三处优点和三处缺陷。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进而确保反思的正确性。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数学并不是空谈,它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如果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毫无意义可言。在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将自己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而是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而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剑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18(24):46-47.
[2]徐清华.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