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肖传信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作者:肖传信
[导读] 所谓问题导学法,主要指的是以提出问题为引导,通过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实现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
        摘要:所谓问题导学法,主要指的是以提出问题为引导,通过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实现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本文即是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三个角度,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均发生较大改变,一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逐渐走入初中数学教学老师们的视野。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初中数学老师不仅可以有效突出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转化为主动思考问题的状态,以此促进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要做好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导学法教学并不是直接性地提出问题,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包装”,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先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常问题的创设情境多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够更容易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几何图形”一课时,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过我们身边的物品形状?”学生:“观察过,各种各样的都有。”老师:“从表面看来,确实是形形色色,各个不同,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其实看似纷繁复杂的物品形状,其本体其实却是来回那么几种?”学生:“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老师:“是的,谁能够举出具体的例子?”学生:“不管是足球、排球,还是篮球,乒乓球,其形状其实都是圆形或者是球形。”/“我们所用的瓶子虽然各个不同,但是其多数均是呈现圆柱形。”老师:“是的,但是这部分立体图形不能再称之为形,而应当称之为体,所以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不同物品的本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球体。”/“圆柱体。”老师:“是的。”
        二、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
        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将课本知识与问题相衔接,使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通过全程式的问题引导,才能始终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进而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通常我们经常说画直线,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直线吗?”学生:“就是一条横线。”老师:“是横线没错,但是它有没有尽头呢?”学生:“肯定有。”老师:“同学们说的是不是认为直线有起点和终点呢?”学生:“是的。”老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说出三个概念,分别是线段、射线和直线,你们大家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线段应该是有起点和终点的。”老师:“射线呢?”学生:“射线应该是有起点,没有终点。”老师:“那直线呢?”学生:“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老师:“非常好,现在同学们可以打开课本,分别了解一下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具体定义,好吗?”学生:“好。”
        三、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
        创设问题情境和问题贯穿课堂均属于老师开展课堂问题导学,但是老师不能仅将问题导学展现在课堂之上,还要将问题导学延伸至课下思考,这既是对问题导学的应用延伸,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例如,在教学“近似数”一课之后,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今天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了吗?”学生:“理解了。”老师:“很好,现在老师问一问大家,377985654.32的近似数是多少?”学生:“377985654。”老师:“是这个数吗?”学生:“是的。”老师:“老师刚才有没有说明近似数应该精确到哪一位?”学生:“没有。”老师:“那同学们,你们精确到了哪一位?”学生:“个位。”老师:“是的,这就是同学们所犯的思维认知性的错误。同学们课下可以想一想,377985654.32的近似数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大家想好之后,把结果分别写在你们的作业本上,好吗?”学生:“好。”在数学老师布置好生活化作业之后,其还要注意在次日课堂上,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审核,以此了解学生们的课后反思效果以及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
        问题导学法教学是将数学知识、问题、引导和学习四位贯穿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前提是根据数学知识设定问题,而后是老师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知识与问题的引导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吸收和掌握知识。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在于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学习知识的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思考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文英.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3):83.
        [2]杨航.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96-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