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案例可以在不同的环节起到多种效用,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面的锻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案例,并设计不同的策略,让学生在案例的加持下,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同时获得更强的数学实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案例教学 方式研究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力,还需要让学生对数学保持强烈的兴趣与极高的探索兴致。为此,教师可以从案例的角度切入,一来是因为案例是每节课的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二来是案例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变化,可以为学生带来新意,让学生对数学保持学习热情。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案例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多个环节之中,并针对于不同的环节进行不同的案例设计,让案例能够起到更优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探究。
一、导入案例:注重趣味
在数学导入中运用案例,一来可以很好地进行数学内容的渗透,二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导入案例的设计,并在设计案例时注重其趣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趣味性的事物有天然的趋近性,所以,教师需要在案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比如动画元素、色彩元素、声音元素,等等。有了这些元素的加入,学生对案例的关注度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导入的效果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例如:在进行“乘法”中的“有多少名观众”部分的教学时,在导入中我运用了明星演唱会的案例。展开来说,我提前了解了学生喜欢的明星,以及他们最感兴趣的演唱会,在此基础上,我搜索了演唱会的图片,并在真实的演唱会图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让学生估计这个演唱会现在一共有多少名观众。对于这样的案例,因为感兴趣,所以很多学生没有把这个案例当成一个数学案例,而是作为自己感兴趣的事在思考。在这种形势下,学生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比如有学生想到了通过一个看台的人数来估算所有看台的人数,也有学生想到了场馆一共可以容纳的人数,等等。由此可见,趣味性的案例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思考,非常适合应用在导入中。
二、教学案例:注重探究
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一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简化学生的理解,二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印象,提升学生的记忆。
因此,在进行数学新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案例,即,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案例入手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在新知识教学之后,运用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或者运用多个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中的“去图书馆”部分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探究案例。展开来说,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张简易的地图,在地图上有一些地标建筑物,比如图书馆、医院、超市等等,每个建筑物之间都有具体的距离标注,问题是:从图书馆到医院应当怎么走?怎么样才能将路线说清楚?在图上,从图书馆到医院之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需要转几次弯,而且转弯的方向也不一样,这给学生的描述增加了一些难度。在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讲给同学听,同学之间互相比较一下,看谁说的更加清楚明白,而且简要。通过这样的案例探究,学生的思考力会得到提升。
三、延伸案例:注重程度
在数学内容延伸中运用案例,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延伸内容的思考,二来可以给学生扩展多样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内容为设计延伸案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案例展示的程度,这样既可以达到案例展示的效果,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过教师在设计延伸案例时需要给案例加入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基础的学习之后,还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延伸学习。
例如:在进行“可能性”中的“不确定性”部分的教学时,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接受度颇高,学习状态极佳。因此,在基础的教学结束之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则视频案例。展开来说,我给学生展示的是彩票摇号的视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并且有学生在号没有显示出来的时候,兴致勃勃地猜测可能是几号。通过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视频很感兴趣。所以,我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彩票摇号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对于此,学生的解释较为浅显,在学生尝试着解释过后,我用文字的形式给学生做出了解释,并提醒学生关注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虽是基础教学,是在为之后的教学做铺垫,但是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凸显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就无法走的更远,学得更深。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种案例来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数学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敏.案例导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52-153.
[2]赵惠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案例[J].中国教师,2019(S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