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 21期   作者:邓华 丁莹莹
[导读] 在电力工作当中,电力统计分析极为重要,其是基于统计调查与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目标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摘要:在电力工作当中,电力统计分析极为重要,其是基于统计调查与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目标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该工作具有综合性强、数据庞大的特点。分析过程中必须综合应用多种方式,以多种指标为依据而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分析了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并对具体的统计分析与预测的指标进行明确,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效果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电力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统计分析;预测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力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对于统计工作来说,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因此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应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明确具体的统计内容,收集与统计分析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而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而获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
1 电力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分析
1.1 进度型报告
        进度型统计报告主要是以定期上报的报表数据为分析依据,通过此报告,管理者及部门负责人可以直观地了解工作开展进度,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实践当中,进度型统计分析报告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是采用月度或季度统计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此种报告的实用性较强,统计重点明确,统计形式也更加灵活。
1.2 专题性报告
        特别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个工作环节而进行统计分析而出具的报告即为专题性报告,在统计与分析过程中会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进行系统的调查与深入分析,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制。专题性报告主要是针对问题而进行的深入分析,分析观点明确,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与相关建议,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的题材涉及范围更广,且报告的实用性更强,并具有内容多元化、主题鲜明的特点。
1.3 综合性报告
综合性报告可以对各种规模的分析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真实反映出各个地区的电力生产情况,也可以实现对具象问题的深入剖析,其是分析社会生产全过程中经济现象的平衡性而得出的统计分析报告。
1.4 预测性报告
预测性统计分析报告是指采用预测的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判,此种报告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可控性也相对较强。
2 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的指标分析
2.1 日最大负荷
日负荷中统计数值最大的一个,实际应用中电度表计量通常有瞬间、15min、30min和60min负荷,通常采用整点最大负荷作为日最大负荷。
2.2 日平均负荷
衡量平均用电情况的指标,通过日电量与24h的商计算获得日平均负荷率。
2.3 日负荷率
日平均负荷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是体现一天内负荷平复程度的重要标准。当日负荷变化越小,日负荷率越高,获得的日负荷曲线越平。
2.4 日峰谷差率
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同样用以反映一日内负荷变化的幅度。
2.5 年平均日负荷率
全年各日负荷率的平均值,或全年每月最大负荷日平均负荷之和与全年每月最大负荷日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
2.6 年负荷率
指年平均负荷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也等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全年小时数的比值。


2.7 日负荷曲线
目前,国际上通常以30min作为时间间隔,对负荷值进行统计记录,在此基础上形成日负荷,形成日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通常采用负荷的实际值或标准值表示。
2.8 年负荷曲线
按时间顺序以每月最大负荷表示的负荷曲线。用以描述各月最大负荷在年内的变化情况。
3 提高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质量的有效对策
3.1 建立与推行统计分析预测工作责任制
        在电力统计分析过程中,建立与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是保障统计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电力企业应建立与推行电力统计分析预测责任制度,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确保统计分析工作可以落实到各个岗位,为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在工作责任制良好推行的基础上,还应对所有统计分析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对统计质量较高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对工作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惩罚。同时,还应引入竞争与晋升机制,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统计分析与预测质量。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电力企业的统计分析水平也得以显著提高。电力企业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通畅的统计交流平台,确保统计信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共享,为电力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电力统计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应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建立统计信息专业网站,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定期发布,每个月或每季度末都要召开电力统计工作会议,不仅要对当月或该季度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还要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布署,以确保电力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开展,进而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
3.3 加强对电力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电力企业应对电力统计分析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电力企业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科学、高效的人才培训规划,采取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统计分析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电力企业还要为统计分析人才提供充足的晋升空间,引入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情况判断其是否具备岗位工作的能力,进而促进员工自主进行理论知识与统计分析技能的提升,进而提高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工作效率。
3.4 电力统计模式的优化与完善
        以往电力企业都是采用事后统计的方式进行电力情况的分析。现阶段,电力企业应采用事前分析的方式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同时还应由定量分析取代原有的定性分析方式。同时,电力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以数据为依据,采用科学的统计方式提高统计过程的科学性,确保可及时了解电力企业的总体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并以统计分析数据为依据进行重大决策的制定。
4 结语:
对于电力供需形势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更好地针对电力行业风险进行防范,对于实际中的电力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有效地进行提高。所以,对于当前对于电力的有效分析和预测,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盼晓.试论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J].2016(11).
[2]林娟.电力市场电量分析及预测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8):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