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问题的研究张珮佼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 21期   作者:张珮佼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要求各行业的生产工作更应规范化、严格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要求各行业的生产工作更应规范化、严格化。就电力行业而言,变电运行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才能避免变电运行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还应定期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检修防止设备运行故障对电力生产传输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倒闸操作要点及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为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常见问题
前言
        变电运行的目的在于调整电压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电力传输,变电运行是电力生产传输中的重要环节,确保变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和各环节生产操作的规范性才能使变电运安全有序的进行。倒闸操作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性并与配电网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在现阶段的变电运行中往往会淡化对倒闸操作的管理,只是交由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自动调控,倒闸操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和不合规操作将对变电运行造成巨大影响,解决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的问题急需引起电力企业管理经营者的重视。
一、变电运行倒闸操作要点
        变动运行倒闸操作是将变电运行设备从一种工作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工作状态,需要通过对隔离开关、断路器、挂拆接地线等操作步骤才能保障电气设备状态转变过程中不会出现事故和异常。针对于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要求倒闸操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对操作细节的把控,避免合闸和断路开关操作不到位而引发电气设备的异常运行。运行工作状态的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要点在于隔离开关与断路器应同时处于合闸状态,从而保障流经电气设备的电压稳定。热备用工作状态下的电气设备虽然不会参与变电运行但不经过试运行,停机设备直接运行则会对其中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将设备隔离开关闭合而只断开断路器,使停机设备预热后再开始进行变电运行生产。冷备用工作状态的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要点则是全部开关断开,无需进行安全处理措施,设备自然冷却直至停机。检修状态下对变电运行设备要求较为特殊,需要根据检修内容对倒闸操作指令进行调整,通常而言检修操作对停机状态下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因此需要断开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并且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避免电气设备漏电对检修人员产生威胁。只有明确倒闸操作要点,规范化倒闸操作内容才能进一步确保变电运行设备工作状态转变过程安全稳定。
二、倒闸操作正确步骤
2.1填写操作票
        填写操作票是进行电力生产操作的必要内容,一方面操作人员在填写操作指令时能够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要求,将操作步骤烂熟于心。另一方面操作票填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生产操作有所对照。对于倒闸操作而言,大部分操作是不可逆的当开关闭合后变电运行设备的工作状态就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更要求倒闸操作人员在规范填写操作目的、过程并结合模拟图解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允许存在操作空项的情况出现,完成操作票填写后应签署个人姓名进而移交审核等待批准结果。
2.2正式发布操作指令
        面对上报的电力生产操作票需要通过审核人员及相关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审核后才能最终发布操作命令,在审核过程中需要根据模拟图解对操作步骤逐一审核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整个操作完成后达成目的。在倒闸操作过接收到发布的操作命令后需要调度员、值班员同时在场将操作要求和指令内容与操作人员进行核实,进而才能实施开展倒闸操作。


2.3倒闸操作
        倒闸操作开始前应对操作相关器具、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检查,并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试验周期及电压等级进行验证检查,降低倒闸操作过程的风险因素。操作现场应排除多余人员,只留下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在操作人员实施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员应始终站在后方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进行监督及时指出操作人员错误和不合规操作,监护人员也应根据操作票流程对操作人员进行指挥。在完成倒闸操作后需对现场进行清理,并通过遥测控制设备将倒闸操作记录信息上传归档。
三、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常见问题分析
3.1倒闸操作缺乏计划性
        变电运行的倒闸操作需按照操作票要求执行,然而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检修时的倒闸操作中操作人员往往会淡化操作票填写而根据自身倒闸操作经验进行开关控制,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并不有计划的,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行效率偏低时都需要维护检修人员进行调整,这使得变电设备的倒闸操作难以有计划地开展。缺乏计划性不仅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行动混乱,同时突然而至的操作指令还会导致倒闸操作缺乏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不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缺乏计划性的倒闸操作还会影响最终的停电时间,使得电力用户不能及时获取到稳定的电力支持,对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倒闸操作计划性缺乏问题,电力企业应针对变电运行设备编排专业的维护检修工作,确定检修周期从而使倒闸操作有计划地开展,另一方面对于突发的设备故障问题应提高变电运行自动化控制水平,使自动化监控预警先于故障发生,在设备维护检修前就已做好相应的操作票填写、审核、发布工作。
3.2管理制度缺乏
        复诵制是倒闸操作中基本的操作规范制度,要求监护人员在操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按照操作票要求、工作环节向操作人员唱读。然而,在实际倒闸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都是依照自身经验进行操作,经常监护人员还没开始复诵操作人员就已经开始下一环节的开关操作,虽然经验式的倒闸操作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并且操作人员熟练度过高将能有效规避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对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但不合规的操作始终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对于操作人员不合规的操作行为应通过管理制度的建立进行约束和规范。倒闸操作过程中管理制度的缺乏还体现在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上,倒闸操作一般需要多处进行操作这使得监护人员难以全面顾及所有操作人员,如果一味增设监护人员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倒闸操作才会更加规范严谨。
3.3操作缺乏合理性
        倒闸操作缺乏合理性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由于操作不合理的存在这使得原本简单流畅的工作流程也变得相对繁琐。操作缺乏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操作流程的衔接上,由于倒闸操作是对变电运行设备工作状态的转换,当某一操作环节出现衔接失误时则会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尽管操作票制度的提出规范了倒闸操作,有效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不合规操作和错误操作,但由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操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严谨,不能处理好操作票中的细节要求。提高操作指令的表达和各操作环节衔接的流畅性是现阶段倒闸操作优化改进的方向。
总结
        综上所述,倒闸操作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倒闸操作技术要求,改进落后的操作方式及引进先进的管理监督设备,通过高水平的操作、规范严谨的执行和科学合理的监督将确保整个倒闸操作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此外,对于操作人员不合规、追求效率忽视质量的工作态度更应加大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转变其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使得倒闸操作合规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玉菊.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问题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9(6).
[2] 张俊霞.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6).
[3] 吴春凤. 浅析变电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典型技术问题[J]. 科技创业家, 20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