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论文着重探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措施。通过分析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管理中存在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工作配合度不高,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利益分配没有明确区分等问题,提出运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输电线路使用设备信息档案库,以加强输电线路实施运检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 一体化管理;检修;运行;输电线路
1 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建设发展迅速。为了促进电网顺利运行,采用传统输电线路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电网的供电需求,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使电网的预期供电效果难以实现。从电网管理机制来看,输电线路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利益分配没有差别对待,使竞争机制难以形成,导致电网管理中,运行、维护和检修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而言,如果运行和检修缺乏一致性,就会导致线路安全管理问题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中国电网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供电需求而规模化发展,设备更新速度快,输电线路快速增长。但是,当输电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需要随时进行巡视和检修。而电网维护和检修人员少,且其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使电网常规巡视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 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现场解决输电线路运行故障
一般情况下,电网运行人员要进行巡视,巡视人员将获得的巡视信息传递给检修班组,检修班组安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各项问题。但在实际的信息传递和检修工作人员处理问题过程中,从接到通知到处理问题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而电网输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检修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现场处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1.3 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工作配合度不高
在输电线路管理中,由于运行和检修的工作性质不同,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两者配合不足的现象,通常表现为输电线路的运行人员不负责检修,而检修人员对运行工作不承担责任。当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时,由于对问题无法界定而导致责任人无法确定。
1.4 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利益分配没有明确区分
由于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在工资待遇上没有明确区分,使利益分配缺乏竞争力,无法激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人员仅仅关心自己的工作职责,而综合能力有限,且对输电线路运行设备缺乏足够的认识。
2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企业输电线路一体化作为输电线路的管理模式,满足了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在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方式上,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和主动性,以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提高维护和检修效率。
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了人、财、物的投入成本,通过对管理系统中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所有工作人员齐抓共管的管理局面,有效避免了运行和检修工作中出现的重复劳动的现象。此外,采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网管理水平。
3 输电线路实施运检一体化管理的运用
3.1 运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要确保电网安全运行,输电线路运检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确保系统运行顺畅。在构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时,运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可以满足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合一的工作需求。智能平台系统对输电线路运检管理采用的是 GPS 技术运检巡视,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 GPS技术还能准确定位输电线路的运行故障。输电线路智能管理平台上的巡检系统能准确记录架空线路巡检,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故障的判断、检修及线路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都可以启动智能化系统进行查询和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输电线路运检的信息化管理,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管理系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核定,做出评估,帮助工作人员制定检修计划,还可以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判断输电线路的安全隐患。所有操作在智能化管理平台上执行,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的工作效率。
3.2 建立输电线路使用设备信息档案库
对输电线路运检实施专业化管理,需要对线路进行在线检测,并分析、比对收集的大量数据,得出分析结果,以作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准确判断的参考依据。但是,若没有及时汇总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会使数据信息的可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对输电线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设备信息档案库,包括输电线路运行中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做出的管理策略,都储存在档案库中作为设备原始记录档案,以对检修信息实施系统化管理。随着输电线路运检档案库的建立,虽然使用设备增多且运行和检修工作随之复杂化,但设备档案信息库的运用可以查询相关信息,获得设备检测的基础数据,供工作人员参考,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4 结论
电网运行中,输电线路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存在运行和检修的问题。随着电网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实施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并建立相关设备信息档案库,形成运行、检修与维护系统化管理模式,提升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随着输电线路一体化的实施,电网供电效率得以提高,且确保了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 邓军,肖遥,楚金伟,等 . 云南 - 广东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仿真计算与测试分析 [J]. 高压电技术,2012,(12):3268-3277.
[2] 彭韶清 .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167-169.
[3] 吴田,阮江军,张云,等 . 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事故统计特性与识别分析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0):138-144.
[4] 吴田,阮江军,胡毅,等 .500KV 输电路的火山击穿特性及机制研究 [J]. 中国点电机工程学报,2011,(34):163-170.
[5] 马骁旭,江全才,魏飞翔,等 . 输电线路运检三维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探讨 [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