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杜尔娜
[导读] 高中地理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关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效果,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思维导图对于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高中地理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关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效果,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思维导图对于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思维导图以其清晰性、简洁性以及科学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以复习课为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课;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对各级主题关系和相应层级进行清晰展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记忆链接,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形成的良好的帮助。然而,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如何实现对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化发展,值得深思。
1、整合知识结构
        在复习课中,倘若教师一味要求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而且通常无法使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完善化发展不利。单纯依赖于视觉和机械性记忆进行知识梳理显然是低效的,应该强化动手和动脑之间的相互配合,而思维导图的应用恰巧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发散性,其核心是一些主要地理概念,并由其核心出发形成多个分支,对知识脉络进行不断延伸,继而形成一套具有清晰脉络的知识线索。比如,在“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课中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以及地形对人类影响这几个概念作为核心,对相关知识进行细致梳理(如图一所示)。如此一来,不仅充分凸显出本课的主干知识内容,还能获得四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知识板块,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变得一目了然,以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识记效果。

图一
2、引导新知学习
        有学者提出:若想实现高效学习,其最为主要的因素在于学习者既有认知结构所具备的适应性,新观念要与既有观念之间形成良好的稳定性、辨别性以及清晰性。简而言之,虽然学习者既有知识与新知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在二者之间构建桥梁以便于其衔接,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思维导图便提供了这样的可能,结合可视化过程,对学生既有认知图示进行进一步延伸与完善,通过回顾旧知完成新知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对气候知识的学习中,先要对气候成因进行分析,回忆地球运动与大气环流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如图二所示)清晰展现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此种方法与简单的语言引导相比,更能体现出其形象性,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为学生建立起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自信心。

图二
3、促进记忆巩固
        出于思维导图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贯穿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一章或者一节的所有知识点汇集于一张图片当中,内容丰富且层次清晰。在每一章节内容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绘制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梳理。而在阶段性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各章节知识对思维导图进行重新绘制,在分支位置留下空白让学生凭借所学内容填写关键词,让学生在记忆效果较差的位置做出标记或空白,随后和之前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展开对比,修复自身记忆模糊的知识内容,从而促进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完成查漏补缺。
4、避免学习负迁移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已经讲解清楚,学生也已经听明白,但是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却又出现错误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刻,没能形成深度区分,导致脑海中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模糊不清。比如“人口规模变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关系内容的复习,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绘制,便能使学生更为精准地分析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防止负迁移情况的出现,如图三所示。

图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复习课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化发展,通过更为直观而简单的方式缕清知识脉络,实现查漏补缺,值得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对其应用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促进学生复习效率的提升,为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纯.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优化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2):59-60.
[2]龚福林.地理高考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J].地理教学,2015(04):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