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诗词的有效教学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字词含义;诗词意象;记忆诗词
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学生对诗词中的字词含义没有掌握,导致学生没有理解诗词的含义;第二是学生没有掌握诗词中的意象,理解不了意象就无法理解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是学生对诗词的记忆不牢固,导致学生遗忘学过的古诗词。
一、理解字词含义,促进有效教学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对字词含义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理解了古诗词才能很好的学习古诗词。诗词中字词含义的理解是首要的一步,教师在诗词的教学中首先要教学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熟记字词含义可以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诗词的含义。教师教授学生诗词字词的含义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多看多写,只有重复的记忆才能掌握的牢固。
虽然诗词中很多的字词在课下都是有注释的,但学生可能并不喜欢看课本的小字注释,还有的是课本注释中没有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授,并让学生认真的记录下来。例如,教师教授陆游的《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是通假字通“原”,是原本的意思;“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九州”指的是天下,“同”指的一统;“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王师”指南宋军队,“中原”指金国统治下的地区;“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家祭”指家中祭祀,“乃”的意思是你,“翁”是父亲的意思,在诗中指陆游本人。学生理解了诗中字词的含义就能迅速的理解本诗的含义,对诗词的有效教学很有帮助。
二、掌握诗词意象,促进有效教学
诗词的意象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掌握了诗词的意象才能真正的理解诗词的含义。诗词中的意象是诗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授学生意象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意象的含义,还要让学生深入的领会,以体会作者运用意象的目的所在。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学习应该得是长久的学习,意象是诗词中的核心部分,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掌握和理解大量的意象,才能使学生的诗词学习得到长足的进步。
例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意象。
“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风雷”就是一种意象,表示的是新鲜的事物,诗人指的是政治改革;“万马齐喑究可哀”中的“万马”表示的是大量的人才,诗人指的是士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中的天公指的是朝廷或统治者。学生初学这首诗学不会就是因为不清楚诗中的意象,学生不明白诗中的意象就无法理解诗人辞官还乡时写的这首诗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这些意象的含义记到书上或笔记本上,以备时时的温习这些意象的知识,只有大量的积累意象才能读懂古诗词,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重视意象的教学和教导学生积累诗词中的意象,可以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
三、记忆古典诗词,促进有效教学
所谓的记忆古典诗词就是诗词的背诵,小学生所学的每一篇古诗词都是要求背诵的,这是古诗词学习的硬性要求。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对诗词进行背诵是诗词学习的第一项要求,也是一项长久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都见过很多的学生在前期背过了诗词,可是过了一段的时间就忘记了,相信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诗词的教学长期有效。学生对诗词的遗忘包括三方面的遗忘,首先是诗词语句的遗忘,还有诗词中字词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还有诗词的作者有可能遗忘,所以后期对学生诗词的巩固要是全面的。
在学习一首诗之初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对诗词进行记忆,这是首要的一步,接下来教师要针对学生诗词内容容易遗忘的特点做出长期的复习计划。例如,在学习了毛泽东的《长征》这首诗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容易遗忘诗中字词的特点让学生定期练习生字词,“乌蒙”“逶迤”“岷山”等等都是学生容易遗忘的字词,教师可以每隔一个月就让学生练习写一次,以加强巩固。诗中的句子也是学生容易遗忘的内容,教师要重点的让学生时时复习,如每天早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拿出十分钟的时间来读背以前学过的诗词,确保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够牢固的记忆以前的知识。在五年级上册学生会学到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学生对张继这个诗人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枫桥夜泊》的作者就容易被学生遗忘,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复习《枫桥夜泊》的时候要重点记忆诗的作者是张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加强对诗词的复习有助于长久的记忆,有助于小学诗词的有效教学。
总结:
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诗词意象,有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诗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学习诗词的后续,教师组织学生做好复习有助于诗词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燕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 学苑教育, 2018(1):36-36.
{2}黄绿鲜. 新课标下的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