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金晶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金晶
[导读] 土地整理是我国提倡耕地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摘要】:土地整理是我国提倡耕地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基于生态环境管理的土地整理工作较为复杂,其存在组织和再优化两个过程,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理中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本文针对土地整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生态学、人与自然关系、国家相关的政策入手,研究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发展,人均耕地也在不断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变更调查研究,我国上个世纪末存有的13004万hm2土地资源,在2008年,已经降到12172万hm2。目前,我国总体耕地质量等级较低,且平均级别下降到了9.8等,优质耕地却不到中耕地的三分之一,现可开垦耕地已经缩减到了533.33万hm2。土地整理是一项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计划,在整改农村、林木、道路交通、水文地质的同时,也直接对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水文地质环境、气候和景观、生物资源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土地整改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影响。
1.分析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生态环境概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自然环境的的总称。其包含了人类赖以生产的土地、水文、气候和生物环境资源。人类的各项活动会对生态化环境造成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若在自然环境的耐受内,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若人类的活动超过一定的范围值,如自动建设力度过大,对生态环境、生物生态造成了直接侵害,会打破生态系统平衡,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利益。
1.2土地整理的方向和问题
        土地整改是土地资源再利用和再组织优化的措施,其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较为常见的方式有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这些建设项目对土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会有直接影响,经过土地整理后,人类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以及景观格局会发生直接变化。
        目前,随着集约化农业建设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发展,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也发生较大变化,最直接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森林资源、水文环境受到迫害。
土地整改基于空间规划,是根据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影响评估,进而实现农业、工业、人居环境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建设。这一理念表现了我国农业用地为主的土壤观念向自然环境保护和景观土地整理保护土壤利用观念的转变.
2.分析土壤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针对土壤整理的应用特点,其对生态环境效应有土壤环境、水文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如图1所示)。
        2.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壤的剖面结构和理化性质造成直接影响。科学家指出,采用斜坡土壤种植,提升其压实度的方式,体现了农业土地整理中保流水,防渗理念。可以形成斜坡,让下面的渗漏率低于上部,形成保水体系,研究表示,经过整理的稻田,发生侵蚀问题少, 保水量较好。
        部分科学加表示,土地整理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生态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地质地,会直接影响内部储肥,可加剧土壤污染或加剧土壤退化。通过土地整理工程,改变了原有整理区域的原始状态,可造成土壤裸露,进而直接干扰土壤养分循环,严重时候会导致土层微生物数量或土壤酶活性发生改变。采用土地整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性状的改变,最终提升土壤的综合质量。经过整理后的土地、没有整理或过的土地、裸露土地之前的评级分别是低级、超高级、急性三种。可见,土地整理方式在缓解土壤结果压力方面还存在一定优势。
2.2土地整理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以上可知,土地整理会直接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改变土壤的性质。在水文地质方面,土地整理对农田水利和环境也会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部分专家认为,土地整理可以改善道路系统,还可以优化水系统的建设特点,改善其自然条件。当应用土地整理措施时候可能会影响水文环境,如通过渗透、表面径流影响,尤其是在大型河流集水区域,土地整理会影响洪涝发生。现代生态环境构建中,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发展改建了大量的溪流,直接影响了以往、现有环境中的制备、河床生态环境。
经过调查研究表示,水库修建后会影响河流下流河道的流量,在建设中容易形成弃土弃渣,也会加剧区域内部的水土流失。采用现有的土地整理技术束窄断面河沟,会改变河沟形态,让河流流量和流速发生变化。
2.3土地整理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也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对生物资源造成直接影响。目前随着规划中的生态用地减少,直接影响了大量生物的生存,例如栖息地消失、可食用事物减少等,这些直接影响了野生生物的生产质量。在西欧国家的土地整理中,大多土地整理依赖与生产力的增长,缺乏对实际环境的研究分析,导致土地整理打破生态环境系统,,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位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和农场的盈利能力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方面土地破碎化会降低农场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土地破碎化能够促进作物多样化,同时,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在农场盈利能力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土地整理的目的是增加斑块面积和减少土地斑块数量,可能会忽视多样性和异质性。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时,除了考虑其关键作用,还要考虑农业生物多样性等其他因素。
3.4土地整理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地形地貌重建的过程,其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水文结构、土壤结构等受到影响,这些环境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局部小气候的变化。土地整理中生态用地较少,可能会导致地表裸露,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反之生态用地的增加,如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能够降低风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改善农田小气候。

(图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分析)
3.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效应的总结和建议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观点亦有不同。除研究理论需要完善外,还需深入研究土地整理对土壤、水环境、生物资源、植被、小气候、景观等要素变化过程的影响,揭示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提出土地整理实施后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化趋势,将景观生态学理论融入土地整理规划与实践,积极引导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春芳,薛淑艳,乌亚汗. 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及应用路径[J].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02):685-693.
[2]王晶,白清俊. 土地整治生态效应及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4(06):25-30.
[3]朱钰. 浅析评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