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加。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风险,对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是当前建筑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研究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安全分析;管理;评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建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土地资源愈发紧张的现状,高层建筑与日俱增。一方面,建筑行业本就容易多发安全事故。虽然当前高层建筑企业技术专业、财力充足,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社会与环境影响广泛等特点导致其管理难度大,且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大,施救十分不易,因此安全隐患的风险仍旧存在。另一方面,现行的安全风险识别体系与评级指标等还存在不足,为本就复杂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层面呼唤更加系统、覆盖面更广的施工安全评价体系,以此实现对现有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完善。
1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法规滞后及贯彻落实不到位
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鉴于建筑行业的客观现实,一些法规条例相对滞后,在实际施工活动中,一些企业甚至打擦边球、钻空子,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法规贯彻执行不力,安全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此外,国家的行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于体制机制因素,不可能对所有的建筑工地开展普遍性安全监督检查,而且也做不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行业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来促使政府监督机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1.2施工体量大,工期紧张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期紧而且总体量大,在进行地下室修筑的过程中,总面积达到了5万平方米,但是施工的过程中有效施工时间只有6个月,而裙楼有7层施工的过程中每层面积为0.8万平方米,有效施工时间控制在3.5个月,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会跨越春季和冬季,工期相对较为紧张。
1.3运输困难,布局复杂
在施工的过程中,交通运输具有较大难度,总体布局方面较为复杂。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基坑面积大,基坑外可以利用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有效的进行运输和材料的堆场。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面积的交叉,施工材料投入量相对较大,现场出入时只能通过两个小小的出入口,整个施工总体布局具有较大难度。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理论体系
2.1风险识别有效方案
为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理论体系的有效构建,首先应识别风险源,并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形成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案,以此实现对风险源的有效控制,使高层建筑安全生产得到良好的保证。通过风险识别方案的有效建立为全面系统掌握危险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加之合理的分析、总结与探讨,能够做到准确识别研究对象的安全风险状况与等级。但受制于不同项目的特点不同,其工序工艺、现场布置等也存在不同,导致风险因素也各有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的项目要采取不同的识别方式。目前常用的危险识别方法有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其他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故障树法、事故树法等。
2.2风险识别步骤
由于高层建筑存在竖向跨越空间大,平面空间有限且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往往通过项目的交叉施工节省工期,这导致参建单位多,需要协调的环节也十分繁杂。这种特点导致高层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多且成因十分复杂。
因此,为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识别,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与方法。一般来说,要从内到外,从总到分,识别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一般步骤:首先,要确定系统,即明确项目的环境、工期及阶段性任务、要求、项目攻坚点,甚至是企业自身的财力、技术实力等。其次,要调查收集资料,即收集本项目的工艺与工序、周遭环境、安全施工组织等一系列项目相关方案等。再次,要开展系统功能分析,即将收集的信息分解消化到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层面。从次,要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分析方法,即除上文所述针对不同类别风险源选择不同识别方案外,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项目组织架构等选择适宜的风险分析方案。通过以上所有步骤相关数据、分析报告等开展分析识别工作,即分析风险性质,详细描述各节点的风险成因、后果等,以此提高应对预案、策略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以上所有环节实现有效识别风险影响因素,即根据上述步骤,分类、分解风险源头形成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案,以此实现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把握与隐患杜绝。
2.3风险评价有效方案
要确定风险评价的角度,并构建与之匹配的风险评价方案,在风险识别方案的基础上完善、细化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方案。目前风险评价的方式:(1)根据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定性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风险评价方法。(2)按照安全风险评价给出的不同类别的定量结果,可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3)按照安全风险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演绎推理评价法。目前风险评价方案的内容主要以风险识别为前提,研究风险因素及其产生的可能性,以此分析出工程安全风险状态、安全风险可能性等指标,预设想事故发生或损失情况,判定风险何时发生及预设相关预防措施,研究风险级别,判定风险重要性,实时加强预防措施等,进而建设安全体系佳的高层建筑。
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有效策略
3.1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安全评价体系的各个细节,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合理的防控体系,首先需要由专业的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的要求合理的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并且由专业团队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价的各个细节进行规范化处理,另外还需要重视对安全风险评价进行细分,了解各个人员具体的责任,确保高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3.2重点预防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很多风险因素,各个设计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需要依照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与往常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风险防控的方法进行结合,重点重视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物、坍塌等常见的事故,另外还需要注意实时监控施工的各个环节,一旦产生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让建筑施工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避免工程项目出现损失。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面广,安全风险高,管控难度大,保持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是施工责任主体的首要任务。实施科学管理,真正系统地控制整体施工安全,确保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建设更加文明和安全的施工现场是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筑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安全管理问题,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安全管理对高层建筑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蒋晓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9).
[2]李磊.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9(26).
[3]钟国益.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