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张蜀江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张蜀江
[导读] 本文将从煤矿地质测量的作用出发,对煤矿地质测量的空间信息系统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
        摘要:本文将从煤矿地质测量的作用出发,对煤矿地质测量的空间信息系统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把空间测量系统运用到地质测量的工作中。
关键词:关键技术;信息系统;地质测量
1现阶段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分析
        1.1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的概括
        煤矿地质测量的工作是煤矿开采最基本的工作,对煤矿的安全以及煤矿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煤矿地质测量的资料是一种在空间位置基础上,相对较为活跃的、具有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近些年来,随着煤矿生产经验的不断累积,煤矿地质测量资料的积累也越加丰富。对于煤矿开采的认知也逐渐加深,所以传统的人工化的检测地质测量资料已经满足不了煤矿行业目前的技术管理以及生产需求,特别是有效避免矿井灾害的事故发生,要实时性的为煤矿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采矿设计方案以及经营决策的根本数据资源,并且要有效的运用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对煤矿地质测量数据的管理、对井下突发事故的分析、处理以及地质测量专业基础图件的生成等。
        1.2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
        结合煤矿地质测量部门的发展形势以及运作规律,需要引入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经煤矿地质测量采掘空间数据库之中的信息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完成每个部门所需的数据信息处理、获取和更新工作,同时还应做好信息分析和提取工作,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图形库和模型库。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构建,可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一为煤矿地质测量为基础内容的中心,主要负责对搜集到数据信息的汇总、录入、查询、修改和处理任务,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煤矿生产成果表格或图形。其二为网络运作形式下的煤矿地质数据测量Web查询和浏览,可为其他部门所应用的软件系统提供开放性的数据接口。其三,则是将原始数据积累作为基础,所完成的煤矿安全生产智能化决策的方式。
二、煤矿地质测量的空间信息系统和关键技术
(一)空间信息系统
        按照地质测量相关部门规定的作业流程与要求,在煤矿地质测量中运用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把空间数据库当作基础,在互联网条件下让各部门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更新与获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提取,然后构建图形库与应用模型库[1]。通常来讲,标准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把基础的地质测量数据当作中心,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修改与录入等操作,制成煤矿生产中的统计表格、专业图件等。第二层次让地质测量数据能够在互联网中浏览和查询,将开放数据的接口提供给相应专业软件。第三层次将编制的专业图件、累积的原始材料当作基础,把辅助决策的智能化依据充分提供给煤矿生产工作。
(二)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煤矿生产整个过程十分活跃,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而且生产时会有很多实测资料产生,可借助数据库管理这些资料。在构建数据库的过程中,内容应有水文地质、矿井地质等信息,功能应有数据录入、数据查询等,同时要将数据接口提供给计算机的成图系统。要想符合管理的网络化需求,基础数据库平台通常会选取大型关系与中型关系数据库,比如db2、sybase等,并通过vb、dephi等进行前台界面开发。设计时应由地质测量人员使用cs模式对基础数据进行相关操作,实现动态的数据日常维护和修改,同时,由局级、矿级领导使用bs模式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访问,然后查询所需的信息,以便于为煤矿现场生产提供积极指导。


三、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1.?信息多源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获取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传统煤矿地质信息的获取仅通过单一的钻探方式,然而现今已经发展到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摄影、矿井物探以及三维地震勘探等多种方式结合为一体的立体勘探技术。信息的内容也是趋于多元化,以煤矿、水位的测量和采掘信息数据作为基础,融入到矿井的物探、地面的物探以及地压、瓦斯等等多种地质信息数据,并且此类信息都可以以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影视资料等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2.?网络信息化管理
        我国的煤矿地质测量系统的数据库普遍使用桌面数据库,桌面数据库的资料相对来说共享比较困难,资料太独立。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矿企业结合互联网技术也实现了企业间信息的共享,进一步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便捷化、网络化的管理时代,给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增加了活力。地质测量的数据与图形的可视化、实时监测的信息化管理与查询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是现今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
        3.?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煤矿开采设施的适应性及开采工作所处的地质条件是煤矿企业进行机械化开采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可以说煤矿的机械化开采对煤矿的地质条件的要求就比较高,地质保障与否是煤矿企业能否进行高效开采的前提条件。煤矿的地质测量资料是煤矿生产的基础形资料,煤矿地质测量形成的图件又是煤矿生产成果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煤矿地质测量的数据是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文件。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通过使用真实模拟仿真技术,能够对各种数据或测量分析结果进行后处理,如煤矿开采中隐患类型的分布、隐患危险程度分区、灾情发展演变等能够在计算机上更为可视化、有效地显示给管理者。管理人员仅需查看各种曲线图、表,并结合应有的工作经验,就能科学有效地预测煤矿地质的灾情变化趋势,根据显示的数据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号,从而做出科学有效的指挥,将地质灾害消灭在初期。而且该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还提供了虚拟现实技术,当观察者使用虚拟的开拓系统时,可以观察到煤矿实际模拟情况,使决策者如同身临其境,直观的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性及其可行性,在煤矿减灾防灾时有效减少盲目指挥,也为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做出智能化的支持。
        4.?集成化系统
        煤矿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以及高效生产作业,甚至希望达到的遥控采矿及无人采矿,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煤矿进行实现。由于煤矿的开采作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导致数字煤矿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现今煤矿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开发研究出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煤矿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的共享,系统的集成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5.?数字化矿井建设成为大趋势
        数字化矿井建设能为矿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助力,能为矿井的规划管理提供更为丰富的实现手段以及更多的信息数据,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能增强其分析能力、可视化程度,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数字化矿井对于迅速提升煤矿生产和管理水平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
结语: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煤矿地质测量与开采工作的流程,提高了该项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力与经济成本,强化了信息系统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作用。煤矿企业应重视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手段的不断优化,以先进的技术、智能的手段带动地质测量工作向更加多元化、网络化与集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辉.煤矿地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6(32):18-19
        [2]詹俊.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发展趋势的分析[J].内蒙古煤炭 济,2017(20):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