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的构思与撰写中,笔者以高速公路作为文章的切入口,以它的标准化施工为基础,针对施工时的环保问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为高速公路今后标准化施工时,预定目标的实现与完成奠定基础,为相关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环境保护
引言:当前,国内的高速公路施工正朝着标准化方向过渡与发展,在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再是建设时的唯一要点,环境保护也变得同等重要。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具体情况,拟订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加大施工时的管理与监督力度。
1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生态环境保护
为有效避免对于地面的扰动影响,降低植被的真实破坏率,施工方要严格遵循有关标准与规范,特别是爆破作业时,一定要做好管理及控制工作;要尽量降低临时用地的总体占用面积,缩短占用时长,严禁占用承包地,待建设工作完成之后,要最大程度恢复土地的原始功能;要逐步完善公路施工时搭建的排水系统,科学管理临时开通的便道,严禁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及破坏。就弃渣场而言,要遵循先挡后拆原则,严禁在规定以外的任务区域堆放废料与杂物;施工时的所有操作都要严格遵循预先拟订的设计方案,要科学落实取土与取石场的恢复及保护工作。若必须开挖耕地,就要保留耕地的表面部分,待项目完工后进行恢复;如果草原是公路的必经之地,那么就要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不能随意在公路附近取土。可以派人搜寻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在那里集中取土,不管是取土场还是弃土场都要和公路保持一定距离,通常来说,距离要在400米以上;所有用于存放及运送废弃物的设备,都要根据情况采取防渗措施,此外还要科学落实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让各类设备实现稳定、有序运行。
2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水环境保护
2.1废水污染防治
施工方要用篷布来遮盖存放于施工现场的沥青与化学品,防止以上物品遭受雨水冲刷,形成污染物。在料场与废弃物堆放场地选择时,要避开河流附近的区域,通常来说二者间的直接距离要在200米以上;施工时形成的污水不能直接、随意排放,要用沉淀池来收集污水,通过特定方法的处理且达标以后才可以排放;如果条件允许,施工方就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具,避免跑冒滴漏等情况的发生,降低后期维修的难度与频率;施工方还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拟订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及手段来处理含油型废水,例如气浮设备与二次生化处理,严禁出现超标排放的现象,积极保护河流环境,避免被污染。
2.2生活污水防治
第一,施工方要统一安排员工就餐及洗涤的时间,给污水收集与处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便利。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洗涤剂用量,鼓励员工在洗涤时使用热水,逐步减少洗涤剂的实际使用量。第二,施工方要按照实际情况,在生活区设置足量的化粪池,便于污水及粪便的收集,收集到的粪便可输向周围的农田,污水要在特殊处理后才能输向农田或者是附近的河流,项目完工之后,要组织人力把化粪池处理掉。第三,管理部门还要在生活区与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卫生设施,安排人员每天进行打扫,还要在生活区周围适当添置绿植,美化生活环境。
3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声污染防治
在实际的施工进行中,要严格控制现场噪声,测量所得的噪声值不得大于预先规定的标准值,而且还要根据有关规定科学管理及控制夜间施工活动;原则上施工现场必须同学校及居住区保持足够的距离,但有时候由于情况特殊,不得不违背该原则,这时就要利用声屏障来降低噪音;施工方在开通临时便道时,要尽量远离学校及居住区,还不能从某些环境敏感区域穿过,如果便道与居住区间的直线距离小于50米,那么施工方就要禁止该便道在夜间承担任何类型的运输任务;为有效确保周围环境不遭受噪音的污染,施工方就要严格开展声环境管理与监测工作,按照实际测得结果拟订相关应对方案与措施,例如施工方可以更改车辆路线、限制施工总时长以及设置声屏障等;如果在施工时,选择已有道路可能会使道路沿线的声环境变得更为恶劣,因此就要以该道路沿线现有情况为基础,在施工时合理设置环境监测点,还要对监测结果做出剖析,如果情况恶劣,就要另选行驶路线,如果无法根据现有的条件来选择备用线路,就要在道路沿线某些重要的区域设置声屏障。
4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大气污染防治
第一,施工方选择料场与拌和站时,要科学分析风向,在下方向300米范围内都不能存在敏感区域,并且拌和站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与减振性。此外,要对全部员工做出劳动保护,所有员工都要根据规定佩戴口罩及眼罩。第二,施工方要定期在运输线上组织洒水工作,降低尘土飞扬,通常来说,如果没下雨就要让洒水车来洒水,每天都要洒两次。第三,车辆与设备在运行时,都要覆盖篷布,减轻车内材料的实际飞扬量,还要防止车辆超限。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方要组织冲洗,避免对施工场地带来污染。
5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水土保持
施工方必须科学落实料场与堆场位置的确定工作,如果料场与堆场的位置缺乏合理,可能就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导致坡面处于暴露状态,后期需付出大量时间实施绿化及复垦措施,因此在实际的位置选择时可遵循以下原则:荒地与荒坡是最佳的料场备选区域,在料场选择时要同当地政府沟通商量,清晰划定料场区域,确定取土的实际深度,堆场也要靠近荒地与荒带,选择好位置后必须实施分级填筑;在沟渠开挖时,施工流程与工序都要同相关设计要求相符,还要特别注意在施工时防止土石散落,避免土石落入河中,导致污染与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在落实边坡开挖工作时,一定要制定预案对现有植被进行保护,截水沟和排水沟在开挖工作进行前就要设置好,还要组织力量对产生的弃土进行清理,降低对植被的破坏程度,而且在施工通道的开通中也要综合实际情况制定环保预案;在具体施工时,要根据现行要求,利用工程与植物措施对边坡进行保护,待施工完成之后,要组织力量投入到复种工作中,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美化环境;施工方要预留专门的区域用于堆放垃圾与废弃物,还要利用相关技术与措施对其做出处理,当前主要有二次利用与填埋两种方法;施工完成之后如果有剩余的建筑材料,施工方就要组织力量对其做出掩埋处理,科学落实零件的回收与二次利用工作,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节约资源。
6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社会环境保护
在高速公路正式投入建设之前,建设单位要做好宣传与推广活动,让周围的住户与群众认识并理解高速公路通车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还要将国家在相关领域拟订的政策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得到周围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有效避免纠纷争吵情况的发生。建设单位要合理使用国家的补偿费用,及时将补贴发放给相关群众,认真看待并科学落实移民安置工作,要将所有住户都安置妥当。除此之外,在施工进行中可能会碰见文物,针对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情况。
第一,开工之前,要同文物管理单位进行沟通,熟悉掌握施工现场附近的文物分布情况,并采取有关措施实施保护。此外,还要组织参建人员参与单位组织的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与保护意识,针对已发现的文物来说,要邀请专家团队拟订保护方案,避免因为不正当操作导致文物被污染或者破坏。第二,对于某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木来说,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要进行保护,必要时要对树木采取迁移措施,但要获得当地林业部门的授权及认可。第三,如果在施工时发掘文物,要立马停止施工,上报管理部门与文物单位,讨论决定文物的保护方案。
7结束语
综合来说,在高速公路当今的标准化施工中,项目承建单位要科学落实各方面的环保工作,具体的保护内容,笔者已在本文中做了详细的阐述,希望有关人员在今后的工作落实中适当参考相关理论与建议,努力降低高速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促进我国该行业的积极、稳步以及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明炼,余利庆.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6(9):165-166.
[2]谢丁,黄璟,王晨.标准渐成浙江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工地建设发展点评[J].中国公路,2017(6):66-67.
[3]何雄伟,孙柏林,汪洋.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17(13):183-186.